怎么做煤矿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
1国内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预控管理3个阶段。预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其基本原理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危险源来控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方法较多,如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OSA)安全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南非安瑞康国际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IRCA)的风险管理方法、美国的万全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安全管理方法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健康安(OSHMS)管理体系。这些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都采用基于风险的预控管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我国煤矿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如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系统评价、安全管理的五要素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我国许多煤矿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分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国内外各种管理体系的优越性,融合创新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特点及意义2.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意义长期以来,煤矿企业被认为是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煤矿行业之外的人士头脑中,也存在于部分煤矿从业人员心中,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通过建立和推广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改善煤矿传统观念,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追求有着重要意义。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对煤炭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既是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煤矿安全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煤炭工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把握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规律,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重要步骤。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正是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体现。推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具体实施。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保证煤炭企业具有持续、有力竞争力的必须措施。煤炭企业必须实现本质安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济上,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煤矿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好坏,都经不起事故的折磨,只有减少甚至杜绝和种事故,才能创造宽松的安全环境,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2.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特点2.2.1煤炭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以危险源辨识管理与事故分析为基础,以人、机、环境系统协调为着眼点,从本质安全型人员、机器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型环境、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消除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整个实施过程以安全信息与经营管理系统为实施支撑平台,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它与传统安全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靠经验和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按矿井各类事故发生规律进行主动治理,即变被动的事故分析与事故处理为主动的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主动的超前管理,其实质是本质安全化。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2.2.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从总体出发,实现人、机、环境、制度的协调统一,实行系统安全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对系统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先知先觉的主动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自觉执行,是系统的自我检测与完善。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要点3.1加强煤矿本质安全理论的研究“本质安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安全管理高层次的文化范畴。目前我国在煤矿本质安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尚不清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标准还没有形成。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理论方面的研究,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矿山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其他行业的成熟管理体系,如南非NOSA、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安全环保(HSE)体系等,结合我国煤炭行业多年积累的一些好的方法,研究适合在我国煤矿推行使用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内容。3.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的内在基础本质安全不仅指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更重要的是将系统中的人、机、环境的安全上升到本质安全的高度,保证人,机和作业环境的品质达到最佳的匹配,同时要培育科学的安全文化,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强调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本质安全的根本,推行本质安全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质安全是一个新的安全文化理念,是对原有安全文化理念的升华。科学技术只有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经济技术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高度才有条件和必要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目前我国各类煤矿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像兖矿、神华集团这样的现代化矿业集团公司,也有开采工艺较为原始落后的乡镇地方煤矿。因而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推行需要逐步的开展,先以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矿井为试点,进行初步探索。实行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矿井应在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责任及科技水平方面都能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安全理念是企业创建本质安全的先导,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鼓舞和激励职工积极向上;消极陈旧的管理理念,将会误导或挫伤职工的积极性。推行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机制是创建本质安全的保证。要实现安全生产,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安全责任落实是创建本质安全的关键。制定科学的管理法,形成完善的机制后,更重要的是把管理和机制落到实处。要真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管理和机制无法落实的问题,必须围绕落实责任核心,以严格落实保证安全。本质安全管理系统要求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管理贵在到位”的思想,着力建设以“严抓落实”为核心的行为保障系统。科技进步是创建本质安全的根本。通过科技兴安,实现煤矿设备、作业环境人员防护的本质安全。3.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的外部保障条件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还需要如下外部条件:一是建立与之配套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明确和完善国家、地方政府安全监察和监管职责与权限,严格落实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煤矿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煤矿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管理。二是要研究适应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监察和监管方式与手段,创新安全监察手段,提高监察执法的权威性,实现煤矿安全监察由事后处理型向事前预防型的转变。三是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对不符合煤矿实现本质安全生产要求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为如何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使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能够有法可依,提升现行技术标准的法律地位,强化技术标准的权威。四是制定本质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及完善相应的支撑保障体系,通过政策治本,管理强化,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