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民族英雄都有谁

2022-08-07 综合 86阅读

邓世昌、林则徐、左宝贵、冯子材、关天培等。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

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3、左宝贵

左宝贵(1837~1894年),字冠廷,山东费县地方集(今属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回族。清末著名民族英雄,甲午战争“三英”之一。

出生于贫农家庭,幼时父母双亡,家无恒产。清咸丰六年,投效军营,历任千总、游击、副将、广东高州镇总兵等职,并以提督记名。治军严肃,重文爱勇,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

清政府颁赏奖武金牌,赐赏穿黄马褂,头品顶戴,赏戴双眼花翎,予“铿色巴图鲁”勇号,封建威将军。参与修筑了关外铁路,开办多处金矿,并捐资建学,设置慈善卫生机构,深受民众爱戴。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向中国军队挑衅。左宝贵入驻平壤率部拼死抗敌,壮烈牺牲 ,入祀昭忠祠,赠太子少保衔,谥号“忠壮”,事迹付国史馆立传。

4、冯子材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

冯子材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镇南关之战胜利。

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在中法镇南关之战,面对拖着大炮,气势汹汹而来的法军,冯子材身着短衣,脚穿草鞋,持矛冲出,扑向法军,身后紧跟着他的两个儿子,也仗矛冲锋。

在冯子材的感召下,“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

最终镇南关之战取得胜利,法军仓皇逃走。冯子材乘胜追击,法军占领的谅山等地被陆续夺回,法军被歼灭的有千余人。法国内阁总理茹费里因此倒台。

光绪二十九年冯子材病逝,享年85岁。冯子材病逝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5、关天培

关天培(1781年1月8日-1841年2月26日),字仲因,号滋圃,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人数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

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朝廷追谥为忠节,加封振威将军。

关天培著有《筹海初集》及训练图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英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