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改革实质
供给方式
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说到底,供给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离开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谈供给侧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无形之手,不仅不会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会损害已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
供给结构
从中国中央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明确表示看,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降低垄断程度、放松行政管制,也无论是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民众,还是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实际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内容。
改革角度
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改革重点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任何制度都是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需求的响应”。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一些制度体系已严重滞后,进而提出了创新制度供给的迫切需求。所有这些需求加起来,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三十多年了,但迄今为止仍然只能称为“半拉子”市场经济,在影响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创新等要素方面,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供给抑制与供给约束。现在制度结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庞大中等收入家庭的各类新需求,不利于中国各类消费潜力、改革红利的释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才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号召。
1.居于制度创新之首的,应当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创新
具体表现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管住、管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严格规范政府的行权方式,做到廉洁、高效、透明、公正、公开,一方面优化合法经营、公平竞争、高度法治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目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诸多系统性、基础性问题正在浮出水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决心与勇气,更需要改革的系统设计与专业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政府在这方面可以作为的空间还很大。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
2.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形成政府与公民、中央与地方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以及规范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两年来,财税改革的力度很大,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当前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推进财税改革的外部环境正在变得现实而严峻。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既要兼顾与其他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自身更要向纵深推进,需要啃下多个“硬骨头”,如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央与地方事权改革、地方收入体系重构、预算管理基础制度建设、PPP等。这些都是十分复杂而牵动全局的改革,但对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在“管住权”“管住钱”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对要素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全面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具体内容
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上述五大要素改革,还需要若干配套改革。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即为其中之一。
一、我国经济增长正面临“五力”约束
1.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影响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仍然与东部、城镇地区有着显著差距,且公共服务大部分附着于户籍之上,它已经影响到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的形成,使得区域、城乡不平衡产生自我强化的内生机制。这种格局决定了我国虽然进入新常态,但并不意味着各地区、城乡同步进入新常态。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仍有非常广阔的财政投资空间,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较为充足。但是,这些地区的发展不能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要发挥“学习效应”,避免出现东部地区、城镇地区的负面问题,在扩大需求的同时,主动优化供给侧。
2.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产业的总体创新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产业结构竞争力形成抑制作用
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并向知识社会转型的重要节点。然而,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出现危机,国有企业行政性垄断较为突出,产业网络化创新程度较低,知识扩散和共享机制不健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投资意愿不强,市场主体对经济的预期由乐观转向观望甚至悲观,严重影响了我国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进一步转向知识文明的进程。一些传统禀赋优势在逐步丧失,必须要寻找一条新路来优化生产方式,让技术创新成本更加“低廉”,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进入攻坚期,束缚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制度结构竞争力亟待提高
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仍然得不到正确处理,政府在对待处理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时,仍然怀着“管控”的思维,而非树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政府对市场、社会的干预较为严重。企业、社会主体在开拓市场、配置资源时,第一时间不是想到“找市场”“找需求”,而是“找政府”,通过强大的政府之手来实现既定目标。
4.改革开放将进入新阶段,仍需要多方探索,供给侧管理与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机融合的方式,构建面向全球的利益共享结构,提高利益结构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之前,出口导向战略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吸引了大量外资,改善了我国资本短缺的状况。然而,这种“大进大出”的对外开放模式,加剧了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引发了我国和资源能源产地的利益矛盾。我国须加快构建新型开放经济格局,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做强制造业和提升服务业,服务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从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亚投行并不是一个区域、局部概念,而是创造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合作机制。
5.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不断丧失,以家族为纽带的传统伦理结构受到剧烈影响,亟待按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完善社会伦理结构,服务于供给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