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其伊谁之赐?公(袁可立)宜祠。--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4、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