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020-10-08 时事 423阅读

因为这个时期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封闭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

1949年—1978年为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这个时期工业化战略的特征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封闭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重建。1953年—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功,其中,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积极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型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扩展资料: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相关情况:

1、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阶段的飞跃,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当代人见证了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性工业大国的。

2、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随着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在本世纪初就已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转变,但大而不强,现在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因此,中国的最大国情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70年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性成就与经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