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动物小说和沈石溪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可以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动物形象,迄今为止,动物写实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是最接近动物本来面貌的,但这方面中西的差距很大。以西顿为代表的西方写实动物故事更真实、更具有震撼力,而中国的写实动物故事则普遍存在失真现象,引起很大争议。 本文从细节的真实与想象的可能性两个方面出发,对中西两个写实动物故事的代表西顿和沈石溪的部分写实动物故事进行了粗略的介绍和比较,描述西顿和沈石溪的作品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同与异。他们都试图呈现出动物的本来面目,努力挖掘出与人类中心主义观照下的动物形象不同的新态。沈石溪的几篇写实动物故事分别涉及到动物的情感和机智,大都包含几个直奔主题的短小的故事,缺乏对动物特性的真实描摹;而西顿几乎在每一篇作品中,都把触角伸到了动物的方方面面,从动物的成长与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引出动物的生存困境与智慧,以及动物的爱。他在掌握丰富、真实的细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想象,塑造出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相比之下,沈石溪的作品无法提供丰富、真实的细节,只能根据意念或人类的行为方式来想象和描摹动物,使动物形象单薄、失真。 本文还分析了造成以上差距的原因,总的来说,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有二:其一是地域原因。加拿大地广人稀,拥有许多荒野,人与动物之间,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更加接近。其二是文化差异。即我们没有崇拜自然的传统,缺乏对自然中一切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主观原因大致有三点:其一是能否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尊重动物的生命。其二是否对动物怀有热切的爱。第三是否对动物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研究。客观原因是无法克服的,但事实证明主观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在主观努力下,是能够尽量弥补客观原因所带来的不足的。据此找出在中国要创作出优秀的写实动物故事,需要遵守的三个原则:把动物视为与我们平等的生命进行描摹、热爱动物、想象要监理在把握动物特性真实的基础上,并且需要有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