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计时器大致有表、漏两类。
明代的圭表于公元1 4 3 7 —1 4 4 2 年,建在北
京古观象台,清乾隆九年重修。古代圭表的重要功用是
判断方向、测定节气、四季划分和推算历法。中国古代
以农业为本,测定节气,不误农时,圭表这种古老的计
时仪器,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日晷、晷仪
也是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它是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
时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
。
漏,又称刻漏、漏壶、水钟等。是以壶盛水,利用
水均衡滴漏方法,观测壶中“刻箭”的昼夜计时器。据
《初学记》引梁《刻漏经》说:“制作刻漏,开始于黄
帝时,传播在夏商时。”说明刻漏的出现是很早的。
元、明、清各朝也继续在使用日晷、刻漏计算时间
。而在明代后期,随着计时器的发展,刻漏的使用就比
较少了。然而,使用日晷、刻漏计时正是中华民族文明
古国的见证之一。
中国古代机械计时器的发明,始于东汉。远在汉安
帝时期的张衡,应用漏壶的原理,用水做为动力系统来
运转天文仪器浑天仪,并附有计时装置,使水钟逐渐走
上机械时钟的阶段。“水运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也是
完美的一部重要的天文仪器,而其中的机械计时部分也
要比欧洲最早出现的机械时钟早1 0 个世纪。
在唐宋两代,机械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表
现在天文仪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张遂,又称一行和
尚,是唐朝魏州昌乐人(今河南乐阳),仅活了4 0 岁
,但他却对我国的天文学、历算学有巨大的贡献。他与
仪器制造家梁令瓒共同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就是一例。而
其中计时报时部分和近代时钟的机械原理非常一致。
元代的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大明殿灯漏”比旧有
仪器有很大改进,具有精制、灵巧、简便、准确等优点
。明初詹希元创制了独立的计时器。他们都在中国古代
近代科技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