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增速,那么重庆2018年人口引入怎么样?

2022-03-09 时事 76阅读

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搞清楚一个事实:重庆有超过澳大利亚一个国家的人口,但是主城九区户籍人口只有600多万,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不到,大重庆的人口规模更像是一个省,而主城(类似于省会)却人口偏少。主城九区面积五千多平方公里,超过上海市辖区,真实的建成区只有五百多平方公里,大量的城区是荒地和农村,甚至在核心区都能看到大量的裸露荒地,有一些面积之大令人触目惊心。重庆的主城区整体来说是地广人稀,没有那么多人住进足够多的房子,房子密度超过人口密度。从Google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重庆主城偏远郊区由于山脉水系的阻隔分割,建成区的规模,人口密度低得吓人,无法达到大城市人口集聚的基本要求。这些地区的房屋空置率也是最高的,是真正的早期炒房者的坟墓。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重庆的老龄人口正在急剧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重庆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甚至超过贵州。这个我们在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巴南区等传统的老龄化区便可观察到,大街上的老年人之多,让你感觉置身县城。这是我当初不推荐不看好这些区域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大数据分析模型显示,老龄化对于房产贬值的加速几乎是灾难性的,至今十年前的富人区-冉家坝仍然受制于老龄化,没缓过神来。老龄化也伴随着出生率低,适龄青壮年劳动人口不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区,商业的清洁工40岁左右的都很少,多数是50岁以上招工难、招年轻人难成为重庆许多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那么城区人口如此贫乏,城市化进程如此之慢,老龄化如此严重的城市,房价主要靠内需能实现一年翻倍的暴涨,已经实属不易。特别是从2008-2017重庆楼市的三个周期来看,重庆的房价主要是因为低估值,也就是便宜,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因此重庆房价也得到了“清流”般的赞誉,多数外地人觉得重庆人生活在如此低房价的地方,是幸福安康的。


但这仅仅是一个假象。从微观上来说,房产作为中国家庭配置的大类资产,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养老的重要筹码。据不完全统计,重庆人均家庭虽拥有三套住房,但是经过十年了,许多人的贷款仍未结清。重庆房价超级低,但重庆的非银行抵押房数量低于北上广深,这严重影响了二手市场的流动性,这也是大家反映的银行评估价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这些十年都不怎么涨的房子包括等待拆迁的老破小,集资房,经济适用房,他们有的是因为产权纠纷,有的是因为无力还贷,而有的是对房价预期抱着过高期望,即使拥有三套房,他们的房子变现困难,甚至流动性为0.长达十年房子都卖不出去或者需要亏本卖出去是什么概念?也意味着大部分重庆人在老去的同时,房地产溢价跑输了全国,没有享受到重庆城市高速发展的红利。既没有存款积累,也没有资产升值。所以你现在该知道为什么重庆人大部分缺少对于房地产的关心,也缺少对于未来收入增长和重庆发展的信心,破罐子破摔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由于重庆过去奉行低价卖地的思路,核心区的拆迁严重滞后(土地财政大家应该都懂)。而成都从2009年开始一路向南发展后,拆迁工作早就做得如火如荼,成都的土地一直比重庆贵,那么拆迁款也比重庆贵,这个从成都的人均存款远远超过重庆就可以看出。这些拆迁居民有了第一笔原始积累,在后期成都市场被唤醒后,成都人的购买力和欲望一发不可收拾。从先发优势:居民的资产原始积累,流动资金来说,重庆不仅落后中国其他发达城市5-10年,也落后隔壁成都半个身位。在成都进入限购保护,摇号买房新的阶段后,重庆又一次沦为了韭菜地。


外来人口流入不足,老龄化加剧,城市人口积贫积弱,这些都制约了重庆楼市的发展,重庆经济的发展。但是2018年重庆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就是可以借助两条最重要的高铁,增强对周边城镇的人口辐射力,解决日益严重的主城区常住人口不足以及楼市去库存的问题。过去成都和重庆共享四川1亿人口,按地缘常理来说,川东人口流向重庆,川西人口流向成都。但可悲地是,离重庆最近的达州,广安,南充等川东二级城市人口流入成都的比流入重庆的多得多,即使这些城市距离重庆比距离成都近得多,但成都的优势就在于:高收入工作机会多,城市文化吸引力强,教育资源丰富,人才优惠政策多,房地产市场发达成熟,这些都是重庆的软肋。这里面有很多优势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重庆要在短时间追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重庆的优势是什么?重庆在未来的人口争夺战中应该牢牢把握哪一条主线?我认为有两点:一是成渝一经济圈;二是四川盆地东出口。我们先谈谈成渝一经济圈,这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城际经济圈。在即将开通的新成渝350高铁线路安排上,重庆其实是占据了优势的。成渝客专线串联起了渝西,川中人口最密集,工业最发达的经济腹地,单是内江人口就有300多万,内江,隆昌,资中和重庆的民间经济往来本身就很活跃,两地民风饮食相似,而且几乎都是工业重镇,产业的协同性较好,更容易实现人口的集聚和融合。


四川盆地东出口,也即是渝黔新线打开了四川盆地东出的任督二脉,可以说承载着一亿四川人民东出南下的梦想。成都和重庆其实都属于中国高铁时代的弃儿,过去都说蜀道难,至今都没有到达东部沿海城市的出省高铁。本来成贵线的运行标准更高,可以跑到350.但是渝黔新线更为现实,1月中旬西站投入使用后,重庆的西部高铁枢纽地位将被坐实。


我们看看这条线有多重要呢?过去重庆高铁落后,对于黔东南城市群的人口辐射力有限。重庆到贵阳物理距离不到300公里,乘坐火车时间却要10几个,且车次少,到春运的时候可谓是一票难求。虽然交通不便,但两地的官方,民间经济往来历史上一直非常密切。重庆人到贵州避暑旅游,贵州人到重庆工作购物,尤其贵州今年还对重庆人到贵州的路桥,门票实行半价优惠


作为未来的人口大腹地,贵州拥有3000多万常住人口,在渝黔新线通车后,被潜藏多年的人才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将得到彻底释放,大家想一想,一个和重庆有着同样人口规模的省,即使流入10%的人口,那会是怎么样的变化,会补充多少的年轻劳动力,会刺激多少的消费增长,会带来多少的购房力量?


重庆的整体人口吸引力客观说虽不如成都,但对贵州的辐射不在话下,且在云贵城市群可以说无竞争对手。成都借渝黔新线东出南下,但比重庆要多上至少一个,成都无暇也无力东顾,成都的重心放在借助西成线北上,这也符合目前成都楼市所要吸引的目标人群的诉求。可以说,东出南下的人口蛋糕已经端到了重庆面前。从已知的时刻表,渝黔新线发车72对,几乎站站停重庆西,就算是过路站,带来的外来流动人口都是千万级增长,还不包括渝黔新线打通后全面连接全国高铁系统,重庆到广州实现6个通达,重庆到广西南宁,桂林,广东佛山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时间都会缩短一半,车次增加一倍。珠三角发达城市群过去是重庆人口净流入的地方,一旦高铁运行,返乡发展、置业人群也会急剧增长。


两条重要的高铁线几乎可以奠定重庆西部交通枢纽的基础地位。今年也可谓是天赐良机,重庆的楼市均价得到了质的提升,通过明星盘网红盘的价格引领,重庆吸引了全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资产端,具备了吸引外来人口的核心逻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