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综艺节目真的是越来越套路和模式化了吗?

2020-05-05 娱乐 102阅读

近日,《欢乐喜剧人4》播出第一期就略显尴尬,“笑果”不足;《喜剧总动员2》也在不断让观众“尬笑”和强制煽情中走向收官;《吐槽大会2》虽有刘嘉玲等大腕助阵,但也略显疲态。喜剧综艺,似乎在模式、制作、人才以及创意等方面都遭遇了困境……喜剧综艺呈现出浮躁、不走心甚至只顾煽情等弊端,让观众不再感到惊喜,口碑也下滑。目前这类节目还是在榨取“先红起来”那批演员的红利,真正的创新和作品突破很少。

近几年,喜剧综艺大爆发,几大卫视正面交锋都打出喜剧牌。《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跨界喜剧王》《我为喜剧狂》等让观众“傻傻分不清”到底是哪家的节目。因为喜剧人有限,贾玲、宋小宝、潘斌龙、岳云鹏、常远、文松、张晓斐、白凯南、沈腾、贾冰等反复出现在这些节目中,或组队或带人,不仅观众看得不知是哪家哪个节目,其作品质量也让观众担忧。近日,几档喜剧综艺推出的作品被严重诟病。

《喜剧总动员2》中的作品给观众最大的印象,就是先来一段毫无情节逻辑的尬演,然后再来一段强制煽情,笑点和套路完全不在线。比如秦岚[微博]、白鸽等人的《糊涂话剧团》,喜剧变闹剧,剧情混乱,无思想、无深度,为搞笑而搞笑。《欢乐喜剧人4》中,喜剧大咖宋小宝出场作品中,他想做“超级英雄”的寓意挺好,但是细节不到位,走上了硬性煽情的套路。喜剧综艺中,这样的作品实在太多了。

开心麻花、辽宁民间艺术团、大碗娱乐、德云社等是活跃在喜剧综艺舞台上的“大厂牌”,所有的喜剧综艺几乎被其承包了,但随着演出频率的增多,其创作显然跟不上演出的速度,在他们的作品中观众已看不到太多专业性的提升和对喜剧的深度思考,节目越来越套路和模式化。

虽然最新一季喜剧综艺,节目组从新面孔的推广、赛制提升等方面做了多种尝试,但不愿放弃“老喜剧大咖”带来的收视安全感,就无法对喜剧风格和样式进行大步伐的革新,作品仍然受限,无法突破;喜剧舞台上的海派幽默剧、新派相声、默剧等艺术形式也无法进入喜剧综艺。在节目中,观众只能看一些创作思路固化、似曾相识的作品。

说到底,喜剧拼的是积累。在当下快节奏的综艺制作模式下,不用说国内喜剧明星、编剧缺乏,即便有再多的喜剧人才,也抵不过如此密集和高频率的资源挖掘。过去,一段新相声要在小剧场里打磨很长时间,不断调整才能成为一个成熟作品,走进大场子演出;大咖级别的小品明星一年出一个精品就非常了不起了。当下,一季喜剧综艺需要消耗几十甚至上百个作品,几天拿出一个剧本,不经打磨就赶场子上演,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揪着相同类型的作品或一拨喜剧明星使劲挖掘,早晚会竭泽而渔。目前,这种只要是有广告商投资,综艺制作方就使劲儿造的方式,其实非常危险。喜剧市场要凭优质内容说话,但深度喜剧笑料产生的速度,却永远追不上市场的需求,一味地追赶市场,不仅会把积攒的口碑耗尽,也会让整个行业陷入更深的困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