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出自哪首诗?

2023-05-04 综合 28阅读

出自于唐 王维《山中送别》

具体全文如下: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此诗简介: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碰圆搏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名家点评:

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得汉魏和缓气。

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结得有多少妙味。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翻弄骚语,刻意扣题。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所送别者,当是驰骛功名之士,而非栖迟泉石之人,结句言“归不归”者,故作疑问之腔稿词也。

林庚《唐诗综论》;“年年”二字它原是一个流水的感觉,……它是说明时间的,而‘明’字则似乎是反时间的,岁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却让它出现在一个照眼的感觉上。这便是诗歌语言的魅力,仿笑祥佛那春草就将绿得透明了,那么,王孙该怎么办呢?春天的光辉与那勃勃的生气,它乃是一切的开始之开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消息原都不甘于寂寞,于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