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居住着蒙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包头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
地形特征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气候特征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据《包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包头市年均气温8.5℃,年最低气温-27.6℃,年最高气温40.4℃,年降水总量262.9毫米,年最大风速11.0米/秒,平均风速1.8米/秒,年日照时数28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2%,全年沙尘天气12次。夏秋之时,是包头绝佳季节,清风送爽,花香色艳,瓜果丰盛,蔬菜充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别具北国特色。
冬长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多大风,夏短而热雨集中,秋高气爽霜冻早。包头市位于蒙古高原南端,南临黄河,阴山山脉横贯全市中部,东西两侧有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处北纬40°15′至41°29′,东经109°22′至110°07′,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145公里,总面积为999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67.2米,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1、 冬长寒冷雨雪少。冬季长达5个月,大寒期长达50天,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11.8℃,平均最低-17.6℃。11~3月降水量多年平均为16.6毫米,占年总量的5.6%。
2、 春季干旱多大风。4~5月多年平均降雨量32.5毫米,占年总量
的11%左右,在此期间风多,蒸发量大,多发生干旱,山南春旱频率为52%,山北高达82.6%。4~5月平均大风日数为12.8日,占年总日数的35%,最多年达到34天,即一个月中有半个多月刮大风。
3、 夏短而热雨集中。夏季较短,将近3个月,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22.9℃,平均最高为29.4℃,比呼和浩特市高1.2℃。6~8月平均降雨量189.2毫米,占年总量的64%。
4、 秋高气爽霜冻早。9~10月平均风速是全年最小季节,大风日数
也少,降雨量比夏季明显减少,日照时间长,出现秋高气爽天气。
平均秋霜日期9月28日,最早可在9月初出现霜冻。 包头市小气候区特点:
1、 山前温暖区。郊区的东园乡、沙尔沁乡沿山一带年平均气温为
7.7℃,是包头市最温暖地区,比山前同纬度市区高1.2℃。平均无霜期145天,最长可达158天。热量指标均为全市最高值。这一带的瓜果蔬菜较临近地区成熟早5~10天。东园的葡萄、海岱的蒜、沙尔沁的尖辣椒等地方特产在包头地区享有盛名。 2、 高山寒冷区。固阳县的大庙乡,年平均气温≤2℃,无霜期仅为
90天,是全市最低值,最寒冷的地区。
3、 城市热岛区。市区年平均气温比市郊高0.5℃左右。
4、 迎风多雨区。地区东南季风迎风坡的土右旗大脑包、红沙坝山区
和石拐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94.0~420.0毫米,比包头市其他地区多100~150毫米,是全市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包头市气候要素特点:
1、 气温偏高,年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比邻近同纬度地区的呼和浩
特市高0.5℃,年平均最高和年平均最低分别高0.9℃和0.4℃。年较差为34.7℃,日较差年平均13.5℃,其中以4月、5月、6月最大,达到14.8~15.6℃,8月和12月最小为12.1℃。 2、 降水少而集中,降水变率大。年降水量295.8毫米,比呼和浩特
市少105.8毫米,主要集中在7、8两月,占年总量的55.4%,降水变率为30%,降水变率大,出现旱涝灾害机率大。
3、 风大、沙尘暴多。年平均风速3.1米/秒,比呼和浩特市大1.3
米/秒。年大风日数36.5日,比呼和浩特市多近10日,年沙尘暴日16.1日,比呼和浩特市多11.6日。
4、 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3115.5小时,比呼和浩特市多169.5小
时。以5月、6月日照时数最多,12月最少,日照时间最长的5~7月,平均每天9~10小时。
5、 相对湿度低、蒸发量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比呼和浩特市
小5%,年蒸发量为2265.7毫米,比呼和浩特市多499.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