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

2020-04-17 综合 93阅读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8镇5街道,本地户籍人口67万,外来暂住人口52万。义乌建县于秦嬴政25年,距今已有2224年,1988年撤县建市。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传统农业小县跃升为经济强县。2000年,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列全国县市第20位,全省第4位。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5688元和12741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9亿元;小商品成交额230亿元;自营出口3.68亿美元。
一、发展小商品经济主要经验
1.商贸业成为主导产业。义乌目前经营小商品贸易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经营摊位4万余个,经营人员8万多人,汇集了28个大类10万多种商品,市场成交额连续11年位居全国榜首,并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首家“重质量、守信用”市场。培育了以中国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为龙头的会展经济,创办了30多个国内分市场和南非、乌克兰、澳洲等5个国外分市场,引进了4000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家设立总经销、总代理,开通了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的直达货运业务。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5∶49∶46。
2.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有工业企业1万余家,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构筑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工业发展格局。“一区十二园”目前完成和正在开发35平方公里,进区企业1150余家。培育了十二大优势产业,其中饰品产量占全国65%以上、袜业占35%以上、拉链占30%以上,“浪莎”袜业成为全国袜业的惟一中国驰名商标。启动了文化用品专业园区开发,并即将启动制笔、拉链、毛纺、化妆品等专业园区建设。
3.效益农业稳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比例为46∶54。土地整理任务全面完成,建设了标准农田20万亩,土地流转率为35%。全市有16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义乌农贸城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2年成交额15亿元;义乌国际花市为区域花木交易中心。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外向型农业和都市农业,引导工商企业开发农业面积2.8万亩,投资3.5亿多元,其中义乌农业经济开发区占地8平方公里,完成投资2.4亿元,成为义乌城区美丽的后花园。
4.国际化日趋明显。60%以上市场经商户从事外贸生意,产品销售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50%以上。每天有5000多名外商常住义乌采购小商品,有500多名义乌商人在国外从事小商品批发,设立了海关、检验检疫、国际物流中心等涉外机构,义乌市场成为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外商采购基地。今年国家外经贸部主办的义乌博览会已升格为国际性展会,有105个国家和地区的5668名境外客商、近30个境外商务采购团参会,接待外商人数仅次于广交会和华交会。招商引资增幅显著,规划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的外商投资园区,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一经推出,即被外商抢购一空。
5.加快城市化进程。制定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修订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规模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八都水库、绣湖广场、江滨绿廊、城市外环线、会展体育中心、新义乌中学、国际商贸城一期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城市化水平55%。加强城市管理,大力实施拆违、治乱、绿化、亮丽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
6.农村“五化”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和2000亩用地指标,实施以“卫生洁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化”建设。以旧村改造、村庄整理、环境整治三种类型,鼓励发展小区型、生态型、山水型村庄,分类推进农村“小五化”建设,目前启动实施旧村改造40个村、村庄整理34个村、环境整治80个村,下山脱贫8个村。
7.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市;在全国首开县市办大学的先河,创办了义乌工商学院;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争创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全面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建立了以“集中办公、充分授权、上下联动、全程代理、无休息日”为主要特点的“365”便民服务体系,优化了政府形象。目前,全市上下人心高度凝聚,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发展战略思考,义乌提出大力发展国际性商贸城市宏伟目标。
1.经济国际化。大力实施“外贸拉动、贸工联动、名牌带动、群众推动、政府促动”五动并举战略,做大做强国际商贸城,办好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扩大小商品进出口贸易,努力把义乌建设成为商品交易成本最低、信用最好、信息最灵、手段最新、服务最佳的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规划开发面积各100平方公里的义西南和义东北两大工业产业带,加快文化用品、化妆品等新的12个特色产业专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建设国际性小商品制造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运用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小商品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国际性小商品研发中心。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努力创建“信用市场”,建设国际性购物天堂。
2.城市现代化。每年投入100亿元以上资金,加快现代化的物流中心、航空港、信息港、金融中心、城市交通体系、城市电网、给排水和防灾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住宅小区开发,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实施城市精品工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建设绿色义乌,提高城市品位和美誉度。
3.城乡一体化。每年投入2亿元财政资金和2000亩土地指标,加快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中心村的改造,逐步使全市所有村实现“卫生洁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促进农村向社区转变。大力培植以义乌农贸城、义乌国际花市为龙头的农贸市场和160家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效益农业、都市农业,促进农业向企业转化。深入开展“市场带百村”活动,加大扶贫力度,加快下山脱贫步伐,促进农民向市民转移。
4.社会文明化。加快信用义乌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开发建设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国际文化中心,发展现代商贸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对外交流,优化城市人文环境。
5.领导科学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市“365”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化,发展电子政务,推行党委、政府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提高决策科学化。
三、建议与意见
1.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服务,吸引省外专家学者来义乌服务,鼓励民间资金筹办“义乌大学”。鼓励海内外大学、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合作筹办“研发中心”。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来义乌投资、积极引进外资、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管理经验,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通过联合国南南合作渠道,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民营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办厂,利用当地土地、劳动力资源及原材料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使义乌小商品经济实施国际化战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