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1日,抗日军政大学前身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保安建立。主要干部由毛泽东从红一方面军抽调,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长刘亚楼,校务部长杨至成。副校长刘伯承不久调任援西军司令员,并没有负责抗大工作。第一期学员称为红大一期,后来也直接转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学员是红军军级干部和部分师级干部,由校长林彪抽调。保安校舍是学员自己动手挖的窑洞。
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迁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学制都只有半年左右,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
1939年,抗大总校、陕北公学等5000人在副校长罗瑞卿带领下迁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在陕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的根据地都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据地负责人兼任校长。这种做法隐含了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大搞分校建设进行对垒的意味,国共双方都在积极扩充军校,准备军事干部。
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 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红军大学
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以原有高级班上级班,改为红军大学校”,这一富有远见的决定,开创了人民军队办大学的先河,被毛泽东誉为“红埔军校”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由此诞生。
据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学教授季云飞介绍,红军大学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学府,第一任校长是何长工。这位曾留学法国、在井冈山被毛泽东称为“长工师傅”的红军名将到任后,带领学员仅用3个月,就在瑞金西郊沙洲坝镇建起了被外界称作“山林军事学堂”的红军大学校园。
红军大学创建之初,专职教员仅有16名,设有高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指挥科、参谋科、后勤科,附设教导队、高射队、测绘队。学员直接从红军中招收历经战火考验的师团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