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顺,劳动模范。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曾创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在全国各林区推广应用。先后十一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在祖国版图雄鸡昂首的地方,有一片惹人注目的绿色。那绵延苍茫的大森林以其丰
厚的馈赠,不仅为国家贡献了栋梁之材,更哺育了许多壮士和英雄,马永顺的足迹从这
里起步。
建国初期的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作业条件十分艰苦。冬天,天寒地冻,气温经常
在零下三四十度。西北风刮在身上,手脚冻得像猫咬似的疼痛;夏天,林子里一点风也
没有,闷得人透不过气。
林区工人上山采伐,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窖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个采
伐期,马永顺就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个人完成了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
业伐木之最。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头,造成树根过高。为了降低伐,
多出木材,马永顺就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
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马永顺的左腿受过伤,跪着采伐,
伤口裂开了,疼痛万分,可他一声不响,咬牙坚持。东北林区推广了马永顺的降低伐根
做法后,一年中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
马永顺不仅是个扎实苦干的人,还是个善于琢磨道道儿巧干的人。他把大肚子锯改
成弯把子锯,工效提高了3倍。他总结创造出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成为
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
有一年秋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通往林场的森林铁路有好几段被冲毁。马永顺
当时静脉曲张病复发,小腿肿得碗口粗,正在家中休息治疗。听到消息,他忍着病痛从
床上爬起来,冲进抢险队伍,大声喊道:“抢险队员‘小马’报到!”林区的秋天,河
水刺骨凉,马永顺全然不顾。他用铁锹挖土堵缺口,用手挖泥块子,搬石头,腿上的伤
口一阵阵钻心疼痛。干着干着,突然头昏眼花,一头倒在泥水里……他运沙石、修路、
硬是坚持了7天,直到铁路通车。
他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倾注在本职岗位,倾注在千里兴安大森林。
周总理命名叫小马
马永顺一生中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伐木能手”、“林海红旗”、“森林巨
子”、“当代愚公”,可是“马小伙”或“小马”,马永顺自己听来最顺耳。如果你要
问“马小伙的称号是怎样得来的?”他就会挥动着两只大手,幽默地回答:“来头可不
小哇,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
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马永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问:“马永顺
同志,你今年多大年岁呀?”“总理,我46岁。”马永顺兴奋地回答。周总理朗声地笑
了,说:“46岁,还是小伙子嘛,你是来自东北林区的劳动模范,你们林业工人是很辛
苦的……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同时还要多造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马永顺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促进青山常在贡献力量。从1960年开始,每年春
天造林季节,马永顺每天清晨上山,赶在正式上工前和下班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休
息时,他也抓紧多栽几棵树。有一年,马永顺在鹿鸣林场造林,踩着一根倒木过一条小
河时,脚下一滑掉进河里。他被水冲出10多米远才拼命游到对岸,手里拎着一条装满树
苗的麻袋,却没撒手。
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马永顺,不仅积极造林,还认真护林,看到树苗受到损坏,就像
伤了他的心肝肺似的,立即采取保护措施。一次,马永顺乘车外出办事,途经建设营林
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这里栽了200多棵树苗,就让停下了车。他上山一看,林地被挖了
一个大坑,50多棵落叶松小树被修路挖土给毁坏了。他既心痛又气愤,回到铁力,立即
找到局长“告状”,制止了修路毁林的现象。
马永顺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每年,他
不仅亲自带领全家人上山造林,别的林场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赶去参加。这些年,
仅他亲手在马永顺林场造的林子就有300多亩。在他的精神激励下,马永顺所在的林场已
累计造林1000多亩。“青年林”、“三八林”、“红领巾林”、“个体林”、“奉献
林”、“老有所为林”遍布山脚下、山坡中、山头上。仅1999年,该场就造林4700亩。
马永顺的精神,已不仅仅在马永顺林场和铁力林业局开花,也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遍地
开放。
向大山“还账”
谈起森林资源减少,生态失去平衡时,马永顺心里就隐隐作痛。
1991年夏,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之巨。马
永顺感悟到,人类不能总是向自然索取,应该把向自然的索取还给自然,以维护生态系
统的平衡,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他常说:“可不能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孽呀!”
马永顺望着一片伐光了的远山,感慨地说:“虽不能要伐木工负责,可我总觉得我
多伐木既是贡献,也是欠下了大山一笔‘账’呀。我以前采伐了36500多棵树,今后我要
上山栽树,还上这笔账。”自1960年,马永顺40多年种树不止。1991年,马永顺已是78
岁高龄的人了。他掐指算了一下,还差近千棵树没有还上过去的采伐“欠账”。这年春
节,他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动员全家每年都要跟自己上山造林。5月1日这天,马永顺带
领一家三代18口人组成马家军,来到荒山坡上植树造林。他既当指挥员、战斗员,又当
质量验收员。经过全家人的努力,在荒山坡上栽下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马永顺栽树的
数量超过了过去的砍伐数量,多年的愿望实现了。至今“马家军”上山造林已有九个春
秋。到1999年,全家人在荒山上栽植树苗已达5万多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