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SOH)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可容纳大约2500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它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链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曾因改造扩建而耗时多年.
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在入口的阶梯前也经常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缘由
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计划始于1940年代,战后的悉尼并没有专门场所用于音乐、戏剧表演.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游说政府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当时进行戏剧表演的场所悉尼市政厅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太小了.在1954年,古森斯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总理约瑟夫·卡希尔(Joseph Cahill)的支持,卡希尔要求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歌剧的剧院.尽管卡希尔曾想将其建得离位于CBD西北方的温耶德火车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Sydney)更近一点,古森斯却坚持将歌剧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1]
悉尼歌剧院的早期模型
卡希尔于1955年9月13日发起了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参赛作品的规定是必须有一个能容下3000人的大厅和一个能容下1200人的小厅,两个厅都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歌剧,交响乐和合唱音乐会,大规模的会议,讲座,芭蕾舞演出和其他演讲.[2]评选委员会的成员包括:英厄姆·阿什沃思(Ingham Ashworth)、科布登·帕克斯(Cobden Parkes)、莱斯利·马丁爵士(Leslie Martin )和埃罗·沙里宁.
[3] 本来评委们已经选出了若干件候选作品,然而因故迟到的美国设计师埃罗·沙里宁却从淘汰的作品选出了约恩·乌松潦草的设计图.[4]1957年1月29日,约瑟夫·卡希尔在新南威尔士州州立美术馆宣布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赢得了竞赛5,000英镑的奖金,第二和第三名则分别为马里兰(J.Marzella)、波依斯万(Boissevain)及其搭档奥斯蒙德(Osmond).此时的乌松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居住宅设计师,悉尼歌剧院是其第一座公共建筑.乌松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旅行时从一份建筑杂志上得知了这个建筑竞赛,在尚未造访过悉尼的情况下,凭借着几个悉尼姑娘对家乡的描述就绘制出了这份设计图.直到6个月之后乌松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获选,当他在7月29日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地的澳大利亚妇女周刊甚至将其比作好莱坞明星贾利·古柏.[5][6].乌松此行还带来了他在丹麦所制作的悉尼歌剧院木制模型,这个模型被放置在悉尼市政厅内.模型和悉尼歌剧院的最终造型有不小的差别,它采用的是更为奔放的抛物线屋顶,这个设计因为建造难度过大在后来的建造过程中被修改了.为了筹措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资金,卡希尔开始发行悉尼歌剧院的彩票.1958年3月,乌松和丹麦结构工程师艾拉普(Ove Arup)再次拜访了悉尼,他们发表了名为红皮书的悉尼歌剧院初步设计方案.
设计和建造
原本位于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的麦格理堡垒电车厂于1958年拆除,歌剧院的前期准备工作于1959年3月份开始.3月2日,卡希尔拧紧了悉尼歌剧院青铜铭牌上的最后一颗螺丝钉,象征着大剧院的建设工作由此展开.然而不幸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的1959年10月22日,约瑟夫·卡希尔因心肌梗塞死于悉尼医院,日后悉尼歌剧院的建设遭遇困难时因此缺乏了许多政治上的支持.[7] 歌剧院的建造计划一共有三个阶段.阶段一(1959–1963)包括建造平台.阶段二(1963–1967)建造外部的“壳” 结构.阶段三:内部的设计和装潢(19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