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2020-07-30 旅游 212阅读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位于灞河与渭河交汇口区域,毗邻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整个区域分布在灞河东西两岸,具备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约7.9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规划区内以河流湿地为主体,同时还包含有河漫滩、沟渠、岛屿、季节性河口洪泛地、堰坝水域和鱼塘等湿地类型。区域内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2种,被子植物有48科178种;湿地动物有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园区规划: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按照“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湿地公园资源分布状况、保护对象和周边经济发展现状,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全面规划。
1、主题理念
主 题: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西安·浐灞国家湿地
推广语:生命的栖息地 心灵的赞美诗
2、园区板块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以“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西安·浐灞国家湿地”为主题,分为“野趣、精致、时尚”三个板块:
(1)野趣区:
展示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水系,恢复并丰富湿地的原始地形、地貌。
(2)精致区:
展示人工干预下的湿地植物群落、布局及构造,用科技还原湿地自然景观。
(3)时尚区:
以各种体验类活动为重点,倡导时尚体验与生态自然的良性互动。
围绕三个展示板块,将园区整体展示内容分为四个系列进行展示,分别为:自然科普系列、童趣体验系列、康体养生系列及时尚爱情系列:
(1)自然科普系列;
(2)童趣体验系列;
(3)康体养生系列;
(4)时尚爱情系列;
3、功能划分
根据“三大板块”布局原则,结合各区域景观和资源特色,在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恢复区、湿地展示游赏区、生态农渔体验区、管理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1)生态保育恢复区:
生态保育恢复区是整个湿地公园最重要的保护区域,用于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所有人工设施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针对珍稀物种的产地和繁殖地设置禁入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设立临时性禁入区,在生态保育恢复区外围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扰圈,用以保障生物的栖息空间及活动地域。
(2)湿地展示游赏区
湿地展示游赏区具有整个湿地公园内最为优势的湿地景观资源,各类池塘沿灞河大堤西侧成串分布,灞河与渭河大堤围和形成大面积水域,区域内视野豁然、水域辽阔、美景丛生,充分展现湿地独有魅力。湿地展示游赏区将湿地特色生态景观资源与灞河流域历史文化内涵一体规划,在全面展示自然景观的同时,注重生态体验、人文传承与科普宣教,充分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命题。
(3)生态农渔体验区
农田、村庄、小路、水渠、果园为此区的主要景观。区域内大面积的种植农田和果园,以生态农渔体验为主打项目。综合考量现有景观构成要素及今后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农田、水塘等资源基础,设置种植、养殖等农渔项目,向游客提供观光、休闲、采摘、垂钓等一体式生态农渔体验。
(4)管理服务区
管理服务区均具备最基本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以提供旅游接待等相关服务为主要功能。
4、六大主题之旅
(1)湿地科普之旅
(2)游园观鸟之旅
(3)植物奥秘之旅
(4)自然动物之旅
(5)阳光健康之旅
(6)体验野趣之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