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生活里的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2020-09-05 时事 201阅读
哲学基本知识点(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 (1). 物质
1. 自然界是物质的: 上帝造人的荒诞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起源史
2.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4. 自然界是物质的方法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改造
5.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物质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劳动的产物
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
6. 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
7.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方法论: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承认社会的物质性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2). 意识
1. 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
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3. 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1). 主观能动性
1. 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 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含义: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 怎么样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即反之
4. 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言论指导人
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克服错误的思想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制定方针政策计划方案使主观符合客观
6.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要求 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
是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有利于主观符合客观
7.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该怎么做: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2)客观规律
1. 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 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
3.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
4.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5.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短暂的
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6.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解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7.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客观条件存在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 我们不能创造发明消灭规律 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只能遵循规律
8. 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我们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一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9. 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使主观符合客观,与时俱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0.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
11. 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 怎么做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遵循客观规律
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和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两种错误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历史观(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价值观、人生观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观与人生观):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要求我们(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需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冲击.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