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

2020-05-25 综合 97阅读

保持生命本色(例文一)
不禁为那张弓感到惋惜,弓受它的主人任意摆弄,无法保持自己的本色才造成了折断的悲剧。而人,可以不受别人摆布,能够保持生命的本色。
保持本色是涓涓的小溪从容流淌而不像大海一样翻滚咆哮,保持本色是翩翩飞舞的蝴蝶游戏花间而不学蜜蜂忙碌的采蜜,保持本色是欢快的鸟儿嬉戏林间而不像苍鹰搏击长空。保持生命本色,塑造一个自自然然真真正正的自己。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因为他们保持了生命本色,才给历史增添了千斤重的分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精忠园两侧的大字熠熠发光,讲述着一个“忠”的故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在长吟。“金兵未灭,何以家为?”是岳飞在长叹。面对着皇帝软弱无能,秦桧等人的陷害,他对心中“忠”字本色的坚守。明月夜,小重山,风波亭,见证了岳飞的忠诚。他本可以与秦桧等人同流合污,偏安江南一隅;他本可以向金军屈辱求和来换得一时的安宁。然而他没有,他始终保持着忠于大宋江山的本色。几百年的风雨淡褪了风波亭上的点点血迹,而岳武穆忠心的本色依然展现在历史的天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上传来了文天祥的豪言壮语,面对元兵的软硬兼施,文天祥不为名利所诱更不为死亡所惧。他本可以投降元军而后捞个一官半职,他本可以暂时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以求生还。然而他没有,他始终保持着无惧无畏的本色。几百年的波浪淹没了零丁洋上的声声叹息,而文天祥豪无畏惧的本色永照尘寰。
漫漫历史长河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它们似珍珠胜宝石,捡拾起这一粒粒珍珠宝石,像古人一样保持生命的本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保持生命本色,让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
保持生命本色,让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
装饰有时是一种破坏力(例文二)
有些东西本身就不过于完美,才彰显了他无尽的价值,而越是被装饰得物尽其华,往往遗留的,不是一股满心的欢愉,而是一息长长的惋惜与悔恨。
一些东西一直沿用着他本身最古老、最智慧的方式来显示它的价值,它们可能不尽完美,可它们的价值往往在这里体现的,而一旦被装饰,它们就会散失所有的价值,成为一件废物。
所以,装饰有时也是一种破坏力。
河南电视台的招牌节目《华豫之门》是一个全民性、文化性的全新艺术节目。在其中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农民从陕西赴郑州带来了一个宋朝钧瓷的釉罐,其影响力与征服力是任一期节目中寥寥出现的,其文学价值可见一般。可是,当评委专家接过宝物品赏时,却意外发现这宝物外表釉色清新,光彩异常,竟不像是存于泥土中几千年的稀世之物,而罐子的落款却正是宋代徽宗年间之印。后来这位农民解释说他看到罐子已经风华不再,蚀迹斑驳,遂亲自在其表面涂了一种酷似白釉的漆渍,一时间观众唏嘘不已,专家们咋舌称愕。这个宝贵的传世之宝就这样被装饰得一文不值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郑板桥一生最喜爱竹子,其诗词诵赋以及名画也往往就材于竹。我国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偶然得到了一幅郑板桥的真作,画上昂然屹立着几株竹子,峻拔而有生机,徐悲鸿看过自是喜欢,可他认为这幅画的空缺处似乎少了点什么,于是他就想把这幅画装点的更完美一些,他提笔蘸墨,大笔几挥,在画的空白处添了两枝竹子,可他定眼一看,画已然无有了原来的传神与生机,反倒像是一幅败笔之作。他连连忏悔,遂在画一旁题下自己的歉词。这个事例也告诉我们,装饰有时也是一种破坏力。
安徽省的一位贫穷的农民,偶然得到了齐白石的一幅真作,画面生动富有灵气,有人劝他把画装裱一番,可他坚决拒绝,他说:“画自有其本意,我们所谓装点,其实对它也不见得有好处,还是原作好啊!”站在哲学角度考虑,他的话也不无道理。
那个为了装饰自己的弓而把它弄断的人,应该深深提醒我们每个人:装饰有时是一种破坏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