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是怎样看到那么远的,制作原理!

2022-03-20 科技 115阅读

首先“望远镜能看多远”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们的肉眼就是一台光学仪器,肉眼可以看到254万光年以外的仙女座大星云,但是看不见距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外恒星比邻星(4.2光年)。说一个光学仪器能看多远是没有意义的,只能说看多清。

制作原理:天文望远镜上一般有两只镜筒,大的是主镜,是观测目标所用的;小的叫寻星镜,是寻找目标所用的,也叫瞄准镜。目镜是单独的个体,是决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镜上都会有F值,这是目镜的焦距,用主镜的F值除以当前使用的目镜的F值,就是当前的放大倍率,记住,放大倍率是标准,6厘米口径的望远镜的极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右,8厘米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

拓展资料:

天文望远镜因为其口径大于肉眼瞳孔直径,所以能汇集更多的光,看到更暗的天体。显然,同样亮度的天体越远其亮度就越暗,所以望远镜就能看到相对来说更远的天体。不过,并不是说明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天体多能看见,比如使用了一天天文望远镜看到了M87,几千万光年,但是并不说明看看到比他近的矮星系,恒星的天体。

口井越大望远镜的分辨率的却越高,但是,望远镜能看到多安的物体和分辨率毫无关系。望远镜的分辨率=波长/口径,所以对同一望远镜来说紫光的分辨率小于红光的分辨率。所以,望远镜能看到多暗的物体与分辨率无关。

参考资料:天文望远镜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