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有什么联系

2022-08-06 综合 476阅读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为机关刊物。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竭尽毕生心血创立“三民主义”并以此为宗旨,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在孙中山先生一生中,他倡导民主革命,为实现“振兴中华”之一目标而沤心沥血。他认为只有三民主义才医治中国的弊病,才能救人民出水火之间。何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一起构成了三民主义的灵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民族主义的根本要求,“维持国体”是民族主义的根本宗旨,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将“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的基本原因。(西祠的各位民族主义者可以借为参考)。

三民主义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政治思想,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但是,自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领导阶层表面上继承、实践和发展了三民主义,实则在保持其基本形式及构架的幌子下,改变了它的基本精神和本质内容,尤其在1949年逃台后更甚。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要求中国民族解放,各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民权主义要求主权在民,建立法制国家,人民拥有政权,政府只拥有治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民生主义要求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后来孙中山还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三民主义的根本标志和革命灵魂。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反动分子根据需要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大肆地歪曲。蒋介石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反共抗俄”,自由、平等、博爱等;蒋经国则认为三民主义就是要缔造一个均富、安和、乐利的社会;有的人还把它解释为:“自由、民主、均富”等。这些解释的实质与孙中山先生的立场是截然相反的。
另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也未能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