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物画都不像真人?

2020-09-15 文化 336阅读
首先,中国人物画的魅力和追求的境界在于线条和气韵。线条的粗细变化和走向可以塑造怒目金刚,也可以塑造慈心菩萨。而且细节度非常高,这点不亚于西方古典人物画。
一是因为中国画并不系统地运用透视术,整幅画面经常会有好几个灭点或者轴侧图像(家具大多是轴侧),造成不真实的感觉。
二是因为中国画对光影变化的表现是很主观的,而不是像西方古典科学客观地表现光感。画家根据自己的观察或想象,通过笔墨的浓淡来表达空间远近或者光影变化。(这在山水画中很明显,并且效果非常好)在工笔人物、花鸟画中,为了表达细节,笔下的浓淡变化就更少了,这样就造成画中人物体积感很差,虽然细节到位了,但是没有真实感。
早期,大家都不用透视和明暗对比时,西画人物和国画人物,其实都不算写实。
中国自宋朝画院,重视写实过一段,但宋朝之后文人画盛行,也断了工笔匠们的念想。大家都开始刷写意 + 摹古了。
欧洲自文艺复兴之后,重视透视、明暗对比、细部描述,尤其是南方画派的人体构图和北方画派的细部勾勒都发展出来后,就制造出了足以乱真的 3D 效果。
但是,哪怕到了 19 世纪,透视和明暗技法已经普及,西画在构图方面依然不算写实(参考安格尔)。所以才会出现印象派和古典派的长期斗争。
一言以蔽之,公元前一千年,大家都差不多,甚至中国画还更写实些。
之后,欧洲人走了透视和细部,而中国画家走了写意的路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