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当然首要考虑伦理因素了,这还有什么好疑问的

2022-04-11 社会 75阅读
我算生态学的半吊子,对外忽悠自己是景观生态学的,实际上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我是景观生态学还是人文生态学的,反正斑块廊道思想+经济人文思想在我这里是无法分开的;或者进一步说,我不知道我什么学科的,尤其是今年起。要按照正规学历说倒是化学的,按照官方正式文件我是民科群众,嘿嘿。看了郑波尽老兄在大怒生态学居然以伦理为基础,忍不住扯几句蛋。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朴素的古代系统学萌芽如原始道(这个很扯,各个文化早期都有,古希腊有森林女神,欧洲三大蛮族也有类似的,阿尔卑斯冰人也有,基督教创世记一开始就道,东亚不说了,连印第安巫文化里边都有),就一直在扯这个问题,博物学转变到生态学的时候倒是还原成大自然了,但是上世纪又慢慢回到人与自然内涵去了。实际上,狭义的生态学可能到系统生态吧,这个或许还能说不考虑伦理因素,可是生态工程学和广义的生态学里边,人必须考虑进去,毕竟地球生态系统已经无法摆脱人类的干预了。
既然如此,尤其是水土治理领域,本身就是人干涉自然而起,调整自然而终,人与大自然的伦理关系当然是首要的啦。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大约有这么四种:
丛林伦理(自然伦理),互相争夺资源与机会。
契约伦理,如同卢梭之契约社会说法一样,人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承认人及其驯化物种是优势物种——种群——群落,基于整个系统稳定性与多样性基础上进行资源和机会划分。侧重合理开发。
正义伦理,如同约翰罗尔斯之正义论一样,在契约伦理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资源和机会让渡,从而侧重于补偿与保护。
盖亚伦理,这个本来就充满了争议,至少在资源和机会总量、环境容量不足的当今,这个伦理好像很不好玩成本超高,只能引导科学家们去向海洋、地下、高原、外星、沙漠、、、、等等去创造机会,我这里不多说了。

在这四种伦理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当然技术上也不一样了,很清晰明白的事情嘛。尤其是你说的这个例子:南湖种水葫芦。武汉是人口极度密集的地方,原本荆江地区最合理的河网——湖泊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土著物种丢失严重,可以认为现有大生态系统已经远远偏离合理状态乃至偏离稳态了,从基质上看,武汉是荆江泄洪区内,水灾造成的物种扩散很难避免,这种情况下你至少要采用契约伦理乃至正义伦理来作为出发点,难道还把南湖当做“战场”甚至“遗弃地”来探讨玩水葫芦?退一步你管他大生态系统去死,反正就是蛮族征服,可再蛮族你也要考虑到环境能不能满足人的马斯洛需求多个层次是吧?你乐意看到南湖恶心的样子?掌握大量资源的商人和官府才不乐意呢~
治理水体的技术不止一个,有效无效,合适不合适也不是“专家”说了算,尤其是对于竞争性扩散能力超级强的物种,一有机会就玩系统顶级演替的物种,那个不管是人还是大自然都控制不住。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你不能让穆斯林共产党或者垄断企业家垄断政客满世界扩散是不是?那还了得?你老兄不能钻在一个思维死角里边啊?你要是专科人我还没话说,可你是信息科学的,应当多学科对话能力很强,不是生态博士教授那样的专科人啊?

当然了当然了我是半吊子,您呢可以当我瞎说嘿嘿,我呢,皮皮毛毛点一下就是了,也懒得深入计算分析。实说了也不在乎大陆人的承认了现在,连我老婆孩子承认不承认我生态学的也无所谓嘻嘻,忙着琢磨自己的东西去,没精力和时间计较什么承认不承认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