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职业观

2020-10-28 教育 163阅读
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大学生应该在“修业”的同时加强“修身”,防止大学生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严重失衡的现象发生.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克服纯文化课的倾向,即过分注重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和分数化,淡化了德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课,这样就会把大学德育的灵魂淡化掉.
大学生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方面,体现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各环节.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有意识地深入挖掘诚信的教育资源,激励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体,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的所有干部职工,都要带头示范,处处守信用、时时重承诺,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必须在加强实践上下工夫.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诚信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长期的教育培养和实践养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
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制度是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信用制度,把诚信要求具体体现到各项规定之中.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造和谐校园,不仅是高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其表现形式通常为: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伪造证件、简历注水;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将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诚信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可借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良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比如讲座、征文、团会等,在学生中确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强调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小事做起,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还可在试点推行“无人监考”等制度,激发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其次,配合地方征信及信用评估活动,在高校大力开展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应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记录大学生的诚信度,对其信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银行、企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失信市场行为形成有效制约.
第三,在高校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自我意识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有约束必有激励,可于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大学生诚信评比活动,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树立诚信典范,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
最后,要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价、学术腐败等投机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严重破坏.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同时,对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和惩治,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