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赢了张继科,奥运男单金银牌包揽;丁宁赢了李晓霞,同样是包揽女单。连续三届奥运,中国都已经是包揽金银;而在规则还没改、每个国家不止可以报三名运动员的时候,前三名包揽也很常见。
两场比赛,成就了两个新的大满贯选手(马龙、丁宁),而马龙还是史上第一个“全满贯”。
统治
其实,上面这一句话,已经足以证明中国选手在这一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世界上,只有10个人曾经达到“大满贯”的成就(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其中中国占9个;就连刘国梁、王励勤这样的顶级魔王,也没拿到过全运会冠军——所以,那句“拿了奥运冠军之后争取回国拿个全国冠军”,真的不只是段子而已。
对福原爱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说,“走了张魔王,来了李魔王”的事实说明: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球员来说,不管球台对面换了谁,其实都差不多,反正都打不过。
2009年、2012年,为了吸引大家的兴趣,曾经举办了两次中国队VS世界联队的比赛。结果?这还用问么。
甚至,09年,“为了提高全世界乒乓运动的水平”(这是怎样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乒协主动提出了“养狼计划”——顾名思义,如果没有狼,羊群生存力也会降低;为了保持中国乒乓的活力(也为了保持一定的平衡免得乒乓被移出奥运),中国开始主动、有计划地向国外各国输送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理论和方法等。甚至,像波尔、萨姆索诺夫等顶级球员打世界比赛前,中国还会专门给其送陪练。
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乒乓球这么牛?
历史
有一种迷思:中国乒乓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很牛。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世界乒坛曾完全被欧洲垄断。1926-1951间举办的18届世乒赛,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和第11届女单未确定冠军外,其余的109项冠军都是欧洲选手——当然,这25年间中国没参加。
1952-1959年间,是日本称雄的时代。期间7次世锦赛,日本获得了全部锦标的49%;1970年代,欧洲重新崛起。
在这两段中间,1961至1965年3次世锦赛,中国拿了11个冠军;20世纪80年代后,则中国逐步开始称霸乒坛。
但即使是逐步称霸的过程中,我们印象中也有一堆外国好手的身影,如瑞典瓦尔德内尔的黄金一代、韩国的柳承敏、德国的波尔、以及女子领域的陈静、何智丽、冯天薇,等等。04年,柳承敏拿下奥运金牌,世乒赛上,男团女团也出现过冠军旁落。上世纪末,中国队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们跟以欧洲为首的世界诸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换句话说,中国乒乓球的绝对统治力,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渐凸显的。
参与
第二种迷思:因为外国人不玩乒乓球,只有中国人玩,所以中国很厉害。
这种说法也不准确。从欧美来说,的确,很多人把乒乓球当作“休闲运动”来看,比如,知乎网友就贴出图片,在休闲体育器材中,乒乓球台的购买率和浏览率都很高,跟台球、飞镖等接近。
另外一组数据可能让很多中国人惊讶。2013年,有一组报道提到法国和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在欧洲现在的乒乓球龙头德国,注册乒乓球运动员大概有6.8万人,其中男子甲级联赛是真正的职业联赛;在法国,乒协注册的专业、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则有超过20万人;今年奥运的黑马、淘汰波尔的黑人选手阿鲁纳,赛后其教练表示,在尼日利亚,各个学校都有乒乓球课,也有几千名在尼乒协注册的球员。
很多有过出国经历的网友则表示,在欧洲、美国、澳洲等地,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多得超出预料,业余选手的水准也并不差。
所以,我们的问题逐渐更加清晰: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乒乓球逐渐巩固了霸权?为什么外国也有的群众基础,却无法在职业选手的层面打破中国的统治?
英雄
这其中,当然有举国体制的作用。
这种举国体制也有历史原因。1961年,容国团拿到了世乒赛冠军,中国男团随后也捧回了冠军;这可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在那个年代,这些选手自然也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待遇。
之后的故事大家更熟悉了。中国乒乓球,成功担任了外交手段的作用,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
有成绩、又有作用、还有民意基础,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在乒乓球运动方面的投入、推广、倾斜是自然而然的。况且,兵乓球对装备、场地等的要求又低,自然容易普及。
要知道,为了限制中国乒乓一家独大的地位,世界乒联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把小球改大球(38mm-40mm),减少了球的速度、旋转、力量;限制了球拍的胶水,全面推行无机胶水(作用同前);把分制从3局2胜、21分改成7局4胜11分制;奥运单打每个国家只能报2人;奥运取消双打,改为团体……
简单来说,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让乒乓球的回合变多、观赏性提高、增加偶然性。但所有的做法都没有难倒中国队,反而让欧洲球员无所适从。
所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打法
首先,是中国的乒乓打法一直在推陈出新。而世界乒坛几次易主的历史,本就是打法创新、相克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次称霸世界,靠的是直板近台快攻,抑制了日本的中远台、欧洲的旋转打法;之后,欧洲吸收了中日优点,形成了横板弧圈和横板快攻、弧圈结合的打法,重新拥有了抗衡实力。
从60年代的直板快攻起,中国的打法就一直在变。70年代,欧洲两面拉打法先进,中国就提出“快、准、转、狠、变”的思想;80年代,我们是“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没有明显漏洞”;90年代初,蔡振华判断,上旋球将成为日后对抗的主要形式和衔接理论,中国的打法,也从“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争抢激烈,衔接紧凑,攻守平衡”,发展到了“大力发展旋转,实现速度的完整概念”。
Anyway,以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就像中国乒坛名宿说的那样,中国人用了50年的时间,“摸索到了这个项目的运动规律”。
体制
其次当然是体制。
这个体制有很多层面。在业余层,中国的乒乓球群众基础当然没得说了,岛上某位叔,经常在上夜班之前到单位地下乒乓球室,跟一个退休的白头发大爷厮杀得难解难分;2014年的全民体育调查报告则显示,在6-19岁的青少年中,8.1%在校外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是乒乓球;同样年龄段中,21.6%的人曾经看过乒乓球比赛(主要是通过电视)。
韩国2014年的一则报则称,“中国乒乓人口有3000万左右,几乎等于韩国全国人口数量”(虽然该国同期人口超过5100万)。
换句话说,巨大的群众基础,加之各个层级的选拔、训练、淘汰机制,保证了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球员水准可谓千万甚至亿中挑一。其形成的良性循环就是,国家队、省队、市队等层级的球队中,教练员也基本都是顶尖的球员担任。
中国的训练则更为严苛而科学。国际乒联都知道,“中国顶尖运动员一天要训练7个小时,一周里几乎天天如此,他们每年的假期只有12天。他们拥有专门的技术、战术和心理团队,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陪练队员。如果一个欧洲的对手冒尖,比如现在德国的波尔,那么陪练队员就要模仿起波尔的打法”。张继科也曾经发微博说,一年就2天假。
所以,这个体制大概可以概述为:数量超大的群众基础,为选拔运动员提供了池子;运动员众多,也使基层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为全球最好;国家队常年集训,保证了水平,同时理论上不断推陈出新;国家源源不断的投入,则给乒乓球提供了保障。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乒乓球运动水平相对的差距拉大,答案也不难寻。瓦尔德内尔就说,“我打球的时候,还有些欧洲选手能和中国选手抗衡;但现在欧洲乒乓球运动青黄不接,年轻选手太少,没有一个能对中国选手构成威胁”。资金缺乏(像波尔这样曾经排名世界第一的球员,在德国,从联赛拿到的工资也就是一年7万欧元)、人才断档、群众基础难以扩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毕竟和中国队相比,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无敌,当然很寂寞。不过,这么一直下去也不是事儿。就连世界上最专业的乒乓球观众——中国群众,观看乒乓球比赛的比例也在降低(有收视率统计),因为悬念太小。在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一运动能够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里生根发芽,有跟多人爱上这一运动,也有更多的他国选手涌现,挑战中国。毕竟,这才是体育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