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班幼儿运用色彩绘画专题研究

2020-04-16 母婴育儿 103阅读
三岁以后幼儿已有初步的图画构思,能按物体使用颜色、区分颜色,但又是经历了画出轮廓到涂满颜色的发展过程。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幼儿从信手涂鸦逐渐过渡到有意作画,首先应从兴趣入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呢?
一、小班幼儿色彩审美感知的特点
1、对色彩感兴趣:在感知物体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幼儿只对具有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感兴趣,较多地注意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体。
如:在组织幼儿观察花和树时,幼儿明显地对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花感兴趣一些,会停下来欣赏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兴趣。在教学活动出示教具时,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的教具比色彩暗淡的教具更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更易激起幼儿感知的兴趣。
2、对色彩有偏好:每个幼儿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对色彩的审美感知上,幼儿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时,幼儿会特别关注自己中意的颜色,而忽视了对其它颜色的审美感知。在创造表现时幼儿会较多的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如:有的幼儿喜欢红色,他在观察物体时就会较多地去感知红色的物体;有的幼儿喜欢蓝色,他在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并感知蓝色的物体;有的幼儿喜欢黄色,他在绘画创造时就会大面积地用自己喜欢的黄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3、会用色彩表现情绪:幼儿对物体的感知兴趣、绘画兴趣有时也受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在高兴、求知欲强时,幼儿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在伤心、难过时,幼儿对颜色较暗、色彩协调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
二、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原则
1、从注入式转向启发式:在活动中注意启发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提供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现方法;启发幼儿的审美能力,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启发幼儿的创造能力,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引导幼儿的创作。
2、从单纯注重作业活动转向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应单纯地限制在课堂上,更不能单纯地为完成一次作品而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整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关心每个幼儿是不是感到有兴趣,积极性高不高;能力强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动,是不是都得到发展等。只要孩子在兴致勃勃地活动,就可以借助教学促进幼儿的自信心、求知欲、审美欲和创作欲。
3、从单纯模仿,以象不象看待幼儿作品转向让幼儿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由于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绝不考虑自己想的与实际情况是否相吻合。于是幼儿的画线条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确、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样。这时及时给予幼儿作品充分的肯定,不以成人的观点说些带有批评的话,因为那样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失掉绘画兴趣,引起厌烦情绪。耐心地引导,大胆鼓励幼儿自由地发挥,表扬他们的所见、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幼儿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后,才会感到他的画是有意义的,绘画的兴趣更浓,进步更快。
三、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措施
1、题材内容新颖:一定要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幼儿喜欢动物,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东西,如:红旗、花、气球等。幼儿吃的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萝卜等。这些都易引起幼儿感知的欲望,绘画的兴趣。
2、形式活泼多样:游戏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多种玩色游戏、色块拼图、色彩填色、讲故事、猜谜语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对绘画的兴趣。

四、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方法
1、相似联想激趣法:同一物体联想出不同姿态,颜色、形状相同或相似物体的联想,可以激起幼儿表现物体的兴趣。把所要画的物体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幼儿能理解的几何图形,启发幼儿想象同一物体的不同姿态或与之颜色或形状相同、相似的物体。这样幼儿既有表现不同物体的兴趣,又使幼儿有选择地进行绘画。
2、过程激趣法:重视幼儿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色彩运用等各方面的发展,肯定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过分注重结果的效果。因为小班幼儿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幼儿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
3、角色激趣法:把他们放入某个角色中、配以某种身份,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方式进入绘画活动中,带着某种任务去参与活动,更有兴趣,坚持性更好。
五、幼儿绘画兴趣发展的三性
1、幼儿参与绘画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的绘画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幼儿是被动参与绘画,对颜色的运用单一,只有技能的发展,没有情感、能力的成长,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幼儿参与绘画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大部分幼儿能主动参与绘画活动,情绪愉快,在绘画中能积极开动脑筋想象,大胆下笔和用色。特别是幼儿喜欢用色彩来绘画,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身边美的事物,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幼儿在用色上也比以前丰富,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
2、幼儿在完成作品时表现出坚持性:现在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普遍偏小,在进行绘画时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从幼儿喜欢、敏感的颜色出发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的坚持性提高了,能够自觉的坚持完成绘画,并注意用色、取放材料等方面的习惯。
3、幼儿在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方法及颜色的选择上表现出自主性:以前的模仿注入式绘画活动中,幼儿受老师引导来选择绘画的表现材料、表现形式与物体的颜色,使幼儿对色彩的审美感知较差,有大一统的风格。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幼儿的自主性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能主动选择材料,选择表达方式或方法,选择多种颜色,尽情地表现自己想表达的事物或现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