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伤先帝之明”的“明”指英明的形橡或名誉。
整句翻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
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