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最后结局是什么?

2020-05-09 文化 124阅读
史湘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用浓笔重彩着力塑造的一典型人物
之一,是《红楼梦》中唯一联系史候家族正面描写的人物,在《红楼梦》整个形
象体系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表现全书主题、深化悲剧的社会内容有重要的作
用。
湘云自幼也得到贾母的疼爱,自小便可以经常到贾府,与宝玉在两小无猜的
童年生活中建立起青梅竹马的亲密关系。而且,湘云身上佩带了一只金麒麟,又
偏偏与宝玉在清虚观得到的一只金麒麟,恰恰是一雄一雌,配成一对,隐然间又
写了一桩金玉良缘,在定玉的婚姻纠葛里,她也若即若离的卷了进去。
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湘云的形象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形象,而高鄂续书对
于湘云形象的处理,显得过分草率和低劣,也违背了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
续书中只是在第一百零六回中提到“姑爷长得好,为人又平和,文才也好”
,廖廖几字,算是呼应了第五回曲子中“斯配得才貌仙郎”一语。在第一百零九
回中又侧面交代湘云之夫病重,一百一十八回交代湘云夫死,她立志守寡。后人
对此颇有微词,也引起红学界的热烈争论,甚至有人为此“遂相龌龊,几挥老拳
”(邹韬《三借庐笔谈》)。
因《红楼梦》三十一回回目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章目,后来一些论者
便以此为依据,研究史湘云的结局。清人平步青曾讲过:“原湘云嫁宝玉,故有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语。”这是在程高本流行的同时,社会上流传的另一种
版本的续书,但至今已经失传。
后人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可分为两个方面。甫塘逸士《续阅微草堂笔记》、
清人赵之谦《章客杂记》中均有记载,其情节大体相似,都说宝钗婚后,难产早
亡,宝玉穷困落魄,湘云出嫁而寡,遂与宝玉结缡。
而现代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在其《红楼梦研究》中,构思了这样的一个结
局:贾府势败,史家亦败,湘云流落于卫若兰家为俾,忽见若兰的麒麟,大惊,
睹物思人,伤心落泪。若兰见事怪异,追问之下得知是宝玉表妹,便极力访求宝
玉下落。后因冯紫英之力,二人得以相见,此时宝钗亦卒,宝玉也经历了空门的
滋味,因二人彼此无依,遂由冯、卫摄合,结为患难夫妻,此为“因麒麟伏白首
双星”本意。
此外,还有一种研究的结论是,因宝玉的金麒麟辗转落到了贵公子卫若兰的
手里,这便是湘云后来嫁给卫若兰的证据。一些学者认为:“(金麒麟)后来落
到了若兰腰间,正是隐寓后事,暗示它起了作用,引线牵丝。”正如脂批所云:
“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这些年来,许多人都论及这个问题,或赞同湘卫成婚,如赵风、陈钟毅《红
楼梦新探》;或赞同宝湘成婚,如林语堂《平心论高鄂》,但都没有将此问题真
正解决,这已经成为红学界一大公案。
要真正地解决这一悬案,我们还是应该首先从三十一回回目中“因麒麟伏白
首双星”一句谈起。此句中“伏”字,是暗示一个内容,正如脂批“提纲伏于此
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暗示湘云将来的命运似乎与麒麟有关。“
双星”一语,即“银河岸隔断双星”之双星,此句中用其暗意,喻示两人不可相
聚。“白首”之意,似乎深刻,其实易解,即“白头”之意,并无其它深蕴内涵
,在此只寓人老。
还有,在第十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册子里,湘云的画面是:“几缕飞云,
一湾逝水”,判词中又有语:“湘江水逝楚云飞”,而“乐中悲”曲子中又有评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有人以此来论断湘云早逝,其实是错误的。
判词中“水逝云飞”和曲子中“云散高唐”,其实都是暗示一个内容,那就
是湘云的夫妻生活不终,暗示湘云与一位“才貌仙郎”结婚,但“湘云为自爱所
误”(脂批语),与丈夫劳燕纷飞,而这位“才貌仙郎”就是“因麒麟”牵缘、
“草蛇灰线伏于千里之外”的卫若兰。后来,湘云与若兰婚变后还可能遇见宝玉
,但宝玉已坠入空门。所以,湘云的结局应该是,湘云与若兰结婚后,很快遭婚
变,其经历只能是与若兰、宝玉象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样不可能长久的结合
,抱恨以终。
《红楼梦》的结局是一个“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社会大悲剧,曹雪
芹笔下史湘云的归宿也只能是一个凄楚宛转的悲剧。象续书那样草草收场,或象
另一些人那样在大悲剧的主旋律中注入一些喜剧杂音,都违背了原著的主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