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年代,为什么还要石油精神

2020-08-29 文化 90阅读
这是一个思想多元的时代。人们讲的是自我、个性,石油传统、苦干实干、奉献精神这些词,显得有点老套,说得多了还常常被视为唱高调。
——思想活跃、价值多元、个性蓬勃当然是好事,但创新是个性最好的归宿,责任是成长最好的归宿,想当长不大的“巨婴”,又怎么能体会到担当责任的可贵?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一味盲从流行的价值标准,不过是在大众文化的牵引下成为“提线木偶”,不过是在“拒绝洗脑”的旗号下接受另一种洗脑,从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意志。
这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受质疑,文化的交流也带来理念的冲突,人们喜欢那些舶来的新词,而不喜欢被打上传统的标签,对个体价值充满畅想,对集体主义心怀疑虑。
——在全球化时代,当然要放宽眼界,博采众长,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但是我们自身的宝贵传统同样需要记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不退缩,勇于抗争,这种精神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越挫越勇的精神内核。一些人追捧西方的文化价值,往往选择性忽略的是,最崇尚个性和强调个体的美国,也高度强调职业精神和共同目标。
这是一个市场消费主义的时代。一切都可以用来消费,一切都可以用钱来换算,人人都在追求用更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我就曾亲耳听到一位年轻员工说:“我在工作上追求性价比,遵循最省力原则。”
——没错,市场化是个好东西,但是,能用钱买到的东西毕竟都太轻易,而更重要的事物都无法标价。做生意才追求性价比,人生不是做卖卖,如果缺少了应有的格局,饼再大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人拥有选择的自由,更拥有因选择而带来的责任。在一个过度竞争和攀比的社会里,更不应忘记自己的初心,更应该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需要人们精神比物质多迈出一步。当然,我们不能无视时代的变化,成为刻舟求剑之人。如今的人们对一切居高临下的口吻和说辞带有警惕,更喜欢具体真实可感的事物,他们喜欢那些感动了自己的事情再来感动别人,他们需要的不是教导和灌输,不是鸡汤和催眠,而是在精神成长的路途上相互砥砺。
所以你会明白,女排精神为什么会激荡那么多人的心灵,面对强敌拼死一搏,身披光环而不自居,“光靠精神赢不了球,还要技术过硬”,多少人为之点赞。你也会明白,一个贫困学生和一所高校的往来信函会打动那么多人,“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你若自强不息,必有厚德载物。用直指人心的话语,用人们能接受的方式,用契合时代特点的形式和载体,让人们思考、感悟和懂得:精神上的富有和坚强,才是最值得向往的诗和远方。
人终究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