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的故事20字

2020-06-03 教育 81阅读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
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
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
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
的文学家。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
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
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
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
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
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
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
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
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
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
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
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
总可成一学者。”
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
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
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
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
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
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
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
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
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