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 中国人都以“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
究竟这个习以为常的名称,如何得来?作为一谜,古往今来,却有种种说法。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
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钥已普遍使用。《晋书·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 “今边睡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抒轴之困。《晋书·陈频传》记载颓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 “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肝……”,这里以“中华”对“边睡”,是指郡县地区与全阂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谙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文”,必不出省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 《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完上书魏孝文帝说: “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
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民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