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政府是什么

2020-09-26 综合 170阅读
1、解释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建国初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派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2、历史
武昌起义后,北洋军成为了清帝国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清廷被迫将军政大权交予袁世凯。袁世凯一面受到清廷委以的重任,另一面又收到反清势力的拉拢与海外华侨的拥戴,最终临阵倒戈,以逼清帝退位的方式换取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孙中山辞职后,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这标志着中华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 。北洋政府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4个阶段。
3、象征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为“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五色旗最早源于1906年同盟会本部的国旗草案,认为五色在中国传统中的五行学说中有所反映,且与五德等中国文化使用五数的习惯相符合。代表五个民族的五色可以缓和种族革命的意义,亦是政治清明的象征。武昌起义次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发布《安民布告》规定国旗为五色旗,此后北洋政府亦沿用五色旗。袁世凯称帝时曾废除五色旗,改“中华帝国国旗”,但不久后便在各地的讨伐声中宣布取消帝制。“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摘下五色旗,挂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宣布归顺国民政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