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赏析

2020-05-25 文化 420阅读
千里马相遇伯乐,是一生的幸运。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一生的幸福。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的善奏因为有了子期的善听,才显得更有价值,其人生也才更具幸福的体验。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知音呢?
真正的知音,不在身份、地位是否相当,而在于心灵是否相通。钟子期是伯牙好的知音,因为钟子期是俞伯牙真正的知音。文中有三例可以说明钟子期是好的听者。一是伯牙用琴音表达登高景象时,钟子期听到了“高耸的泰山”。二是伯牙用琴音演奏流水情境时,钟子期听到了“宽广的江河”。三是伯牙将“大雨琴曲”和“山崩的声响”藏于琴音中,钟子期也总能穷尽它的情趣。在三例的基础上,作者还用了两处概括,来阐释钟子期善听。一处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定能领会的到。另一处是“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当然,仅有作者叙述的事例和概括的表述,还不能最终说明钟子期善听,最能证明钟子期善听、能走进对方心灵深处的,还是伯牙自己的话。伯牙面对钟子期,放下琴感叹地说:“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让我的声音隐藏在何处才能逃过你的耳朵呢?”当一个人,善听另一个人,达到“犹吾心”的时候,他便真正走进了对方的心灵。
好的知音,要学会欣赏,学会表达自己的真诚赞美。如果钟子期仅仅是善听,并将自己的善听烂在肚子里,那么,钟子期也成不了伯牙好的知音。钟子期在善听的基础上,还做到了善言,善于将自己听到的和自己的欣赏表达出来,以让彼此间“心有戚戚焉”。钟子期在听伯牙“志在高山”的弹奏时,用“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表达赞美。在听伯牙“志在流水”演奏时,用“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表达欣赏。钟子期表达欣赏的句子,在表达上,都很有技巧。首先,从句式上看,钟子期每次都连用了两个感叹句,表达很强烈的真诚的赞美之情。其次,从方法上看,钟子期先用“善哉”来肯定伯牙演奏的好,再用“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来说明好在什么地方,演奏到达了什么效果。第三,从语言修辞上看,钟子期用了两个比喻句,很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善听的结果,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欣赏。
善听,并善言,善于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欣赏,钟子期成为了伯牙的知音。因此,在另一个版本中有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可见,钟子期是怎样一个重要的知音。
鲁迅先生在赠给瞿秋白的一幅对联中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伯牙因为有了钟子期,其高山流水的幸福之音至今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可是,在我们寻求知音的同时,是否需要考虑,我们更要懂得倾听并学会欣赏他人呢?
从伯牙的角度看,伯牙善鼓琴,这“善”体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伯牙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琴曲中,用琴声表达自己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江河一样奔腾于山川之间的激情,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二是伯牙的琴声蕴天地之浩远、涵山水之灵韵,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篇文章重点在于表述两个“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但是以上的分析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细细品味,文章还有着深刻的内涵。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一个“志”字,就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志趣在高山,即看到高山,领会到了高山的情趣,并用琴音表达了这种情趣。二是指志向像高山,高山是心中志向的物化,形容操琴者志向高远,要不钟子期怎么能从乐曲中感受到“峨峨兮若泰山”呢?伯牙“志在流水”中的“志”亦同。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何要先写“志在高山”,后写“志在流水”呢?先写“志在流水”不行吗?当然不行。因为“志在高山”表现的是操琴者的理想,“志在流水”表现的则是为了实现理想而付诸的一往无前、百折不饶的行动。朝着一个目标奔腾不息的江河,不正是这种行为的写照吗?“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个“得”字,是钟子期从伯牙的琴声里获得操琴者的志趣抱负、情感愿望。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按说前面表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已经很充分了,但作者为什么又加了这么一段?我想这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卒逢暴雨”,猝不及防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挫折。强者面对挫折虽“悲”,但不气馁,虽一时“止于岩下”,但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钟子期从《霖雨》之操和《崩山》之音中领会到了伯牙内心的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其中的“趣”也正是伯牙这种信心。难怪伯牙感叹:“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这就是所谓的知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