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农村要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04-27 财经 151阅读

2月25中国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还要过哪些关?转型中的挑战需要应对,以高速增长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面临转型,发展中的风险要小心防范,6亿人口的乡村发展也亟待加力……这是一道并不容易的综述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具体到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这种转变要完成三个转型。”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25日说。

当天,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王一鸣在会上首先发言。

“首先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王一鸣说,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完成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填补“数量缺口”;未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则是要填补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质量缺口”。”此外,还要实现两方面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那么,农村要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是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需要抑制城镇化。”韩俊说,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今后10至15年城镇化速度不可能像过去20年这么快,“因为农村能出来的人少多了,农村的机会比原来也多多了”。现在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趋势会继续,另一方面回到农村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乡村如果人口长期过度流失,农村都是老弱妇孺留守,一定会走向衰败。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防止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不能等到城镇化达到成熟阶段再回过头建设乡村,这个路径是行不通的。

“现在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还有接近6亿、到2035年还有4亿多人,这些人的收入改善、乡村发展了,中国的发展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如果是越来越发达的城市、越来越衰败的乡村,那发展的高质量就无从谈起。”韩俊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