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作文

2020-07-04 综合 235阅读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诸如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等等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而浩然正气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生.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有志者事竟成,这就要求我们要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可见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