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出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的名言,很多人都熟悉。
过去我很赞同这句话,曾经把它当成我的座右铭之一。
现在我仍然赞同这句话,不过我认为光有这一句还不够,还得再加上一句,那就是本文题目的文字:“走自己的路,也听听别人怎么说吧。”
我觉得,有了这两句话,无论是为人处事、研究学问,还是治国安邦,都会比只有第一句话好得多。特别是当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家走向世界的时候,更需要强调后一句。
第一句话的前提是:我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因为正确,所以我要认准目标、任人评说、勇往直前。而第二句的前提是:我选择的道路有可能不正确,或者基本正确但需要不断修正目标,所以我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争取少走弯路,更不要误入歧途。
虽说两种前提都有可能存在,但是后一个前提出现的概率可能更大一些,因为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都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正确”起来的。当一个社会处在转型期,好多问题还不可能一下子看得很清楚的时候,更需要以后一种选择作为前提。如果一开始就断言自己的选择“绝对正确”,不容别人置喙,岂不等于堵塞了自己进步的道路了吗?
以上两种价值取向,对个人而言主要是胸怀宽阔与否的问题,对团体和民族而言则主要制度先进与否的问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一个最值得肯定的成绩就是认识到人(特别是领导人)的个人品质不是那么靠得住,于是发明了让有权力的人“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的民主制度。在民主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里,政治家们是不敢随便拍着胸脯讲“让别人说去吧”这样的话的。我们的政治文明尚在培养和发育之中,有些领导人还不习惯听取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比较刺耳的意见,动辄就把不顺耳的话指责为“别有用心”、“崇洋媚外”等等。这种做派在自己家里也许能起一些作用,但是拿到外面就没多少人买账了。难的是,我们已经不能再把国门关上,不能再把十几亿国民的耳朵捂上了。更难的是,如果继续抱残守缺、拒绝融入人类文明主流,最终连自己的人民也成了“别人”,那可真成大问题了。
所以还是重复一遍我的意见:
走自己的路,也听听别人怎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