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之墓何时被挖?

2020-09-30 综合 147阅读
张之洞晚清名臣,但他逝世时,绝对不会想到,其尸骨的命途,会比与他气息相融的晚清更加多舛和吊诡。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他的尸骨不断被大时代的风潮所侵扰,一次次被掘出又重新安葬。
1956年,牟安世著《洋务运动》问世。随着洋务派整体评价的走低,张之洞也未能幸免,这位“晚清儒臣”,“洋务巨擎”一转变为“洋奴”、“卖国贼”。“大跃进”时期,南皮县搞大炼钢铁,砍光了墓地周边的树,只剩下坟冢、墓碑和东倒西歪的石相生,一片凋敝。
然厄运还在后边。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又被提出。尽管早在1962年,毛主席曾强调,“谈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但张之洞的坟墓也未能幸免。
1966年秋的某天,以南皮中学学生为主的红卫兵造反派,扛旗打锣来到墓地,先将张之洞墓碑拉倒,然后开始掘墓。而南皮中学解放之前叫慈恩学堂,还是由张之将自己的赏银和积累的俸禄修建的。
墓棺打开后,只见张之洞头戴官帽,皮肉干白,几缕银髯飘洒胸前,嘴含一个大珠子,身上盖了六七层被。随葬品有一把小梳子,一块怀表,一架眼镜,两个鼻烟壶,砚台、珍珠、金银、字画等四十余件。
之后造反派小将们高歌凯旋,围观掘墓的人也渐渐离去,张之洞和三位夫人就这样被暴尸于野外。两个多月之后,一个消息在南皮传开——张之洞的尸体不见了。然而,当时忙于“农业建设”和“阶级斗争”的人们,却渐渐地将这件事淡忘了。这位晚清重臣就以这种莫名的方式完成了第二次“归葬”。
1978年之后,许多历史记忆开始复苏,洋务运动又在学者的争论中发生了一次形象转换。1990年代,张之洞的照片及其墓志铭,开始出现在南皮县印刷的精美画册上的显要位置。而张之洞则成为了南皮这个欠发达县的“文化名片”。
1993年春,南皮县政府在张之洞墓地上重新堆了坟。同时,成立“张公园”筹建委员会。10月4日,是张之洞逝世84周年,南皮举行了大型公祭活动,著名心理学家、张之洞的孙女张厚粲也在被邀请之列。可因为墓地无人管理,渐渐的筹建办也不声不响地撤消了。
2008年10月4日——张之洞99周年忌日,停放在河北南皮县烈士陵园一年多的张之洞尸骨,终于被安葬到筹建好的墓地里,而这里也是他最初的安息地。这一次,是张之洞的第四次葬礼。
更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张厚粲还记得当年特地询问祖父的尸骨有没有找到,对方回答找到了,就安葬在里面。后来才知道,如此大规模的公祭活动,修建起的却是一座空坟。这也是他的第三次葬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