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编辑
〈名〉
(1)
(形声。从匚(fāng),盛物之器。非声。本义:“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箧)
(2)
同本义 [round bamboo basket]
匪,器似竹筐。――《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
共设匪瓮之礼。――《周礼·肆师》
(3)
通“斐”。五色相错 [rich and bright colors]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诗·卫风·淇奥》
(4)
如:剿匪;匪荒(盗匪引起的灾祸);匪党(盗匪党徒);匪营(匪军的营地)
匪
fěi
〈副〉
(1)
假借为“非”,表示否定 [not;no]
匪寇,昏媾。――《易·屯卦》
比之匪人。――《易·比卦》
匪夷所思。――《易·涣卦》
先祖匪人。――《诗·小雅·四月》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匪懈(不懈怠,不怠情);匪独(不单是);匪惟(不是);匪夷(不寻常)
(3)
表示否定,相当于“无”[not; no]
深言匪由衷,白首为无误。――明·何景明《送崔氏》
(4)
又如:匪什(无篇什,谓没有写作才能);匪止(不止);匪啻(不止,不只);匪惶(没有闲暇;来不及)
(5)
表示关联,用于“非…不…”之类的句式 [must…not]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匪富匪势,穷年无冀。――《抱朴子·外篇·吴失》
(6)
不仅,不但 [not only]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
(7)
通“彼”(bǐ)。那,那个 [that;that one]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诗·小雅·小旻》
彼交匪纾,天子所予。――《诗·小雅·桑扈之什·采菽》,另见《韩诗外传·卷四》
(8)
“匪、彼——古读‘匪’音如‘彼’。《诗经·小甫桑》:‘彼交匪敖。’《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引作:‘匪交匪敖。’又《诗经·小鱼菽》:‘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匪’‘彼’异文通用。故《广雅》说:‘匪,彼也。’彼匪通假,殊多费解。但若追根溯源,还是可以考证出两字通假的关联。前引《易经》上多有‘匪寇…‘昏媾’之语,说明古代社会的抢婚制度为男方夺取女方,形同土匪寇贼抢夺财物。据汪荣宝研究,父读爸音,夫也读巴音(见前节)。巴、彼是一音之转,音近,可以通假,那么,‘夫’即‘彼’。而妻和雌,亦一音之转,犹如妃和牝为一音之转。雌从此,声兼义。《说文》:‘此,止也。’雌即妻,妻为什么从止。义为往夫家而止宿,亦即前说‘嫁’义。古语‘彼此’,乃今‘夫妻’的朔义。夫抢妻,强迫同居,行同匪类,夫即彼,故彼、匪可以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