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华美食写一篇演讲稿300字

2020-09-18 美食 80阅读
中国历史悠久,其烹饪艺术渊远流长, 闻名于世。中餐以它的色、香、味、形而诱 人。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文 化、风俗、习惯不同,中国菜肴形成了不同 风味的地方菜系。作为当地风味,北京的烹 饪则集各地不同风味之大全。北方菜系以山 东口味为主流,擅长烹制海味。四川厨师烹 调爱放干、鲜辣椒,川菜以麻辣辛香调料而 闻名。粤菜取料广泛,他们讲究鲜嫩和酥 脆。淮扬菜注重原汁原味,特别是油而不 腻,清淡鲜美。谭家菜咸甜适宜,常言 道:“南甜北咸,”谭家菜却两者兼顾。 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 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这使饮食问题带 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 形而下的生理活动。 日本人饱食终日,
也提炼为向哲学靠拢的茶道,有点在清风、 明月、插花与器皿中求真理的意思。中国人 则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当作兢兢业业的 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 的艺术效果。“好吃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 美用语。所以,美食家的虔诚丝毫不亚于画 家或雕塑家,对美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色、 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 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 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 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 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 所期待的。宾客们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 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 蜻蜓点水的筷子。金圣叹评《水浒》,脂砚 斋评《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吧:在字里行 间作点小楷的眉批。不管是冷盘还是炒菜, 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 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 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 的评委。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 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 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 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而吃饭是 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喜气洋洋,东道主 自然满意。传统的喜宴,被清代的满汉全席 发挥到极致。从其名称即能感受到“民族大团 结”的意味,“强强联合”的意味。正宗的满汉 全席要连吃三天三夜,茶肴不重复。这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一场饮食文化的马拉 松!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 的节日。 信奉基-督的西洋人就餐前习惯在胸前画 十字,念叨一句“上帝保佑”,感谢上帝赐予的 面包与盐,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把 酒临风时反而充满了当家做主的感觉。饱餐 一顿(若能持螯赋诗就更好了),是离他们最近 的一种自由。由此可见,这个民族宗教感匮 乏,艺术气息却很浓郁。在我想像中,美食 家都是一些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 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各自为政, 管理好自己的盘子———使用刀叉是为了便于 分割利益。中餐则体现了最朴素的共-产主 义。中国人围桌而聚,继承了原始氏族公社 的遗传基因,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 人皆可分一杯羹。大锅饭的传统很难打破。 好在中国的饭桌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有 福同享、有难共担的绿林好汉作风颇受欢 迎。中国人通过聚餐就能产生四海之内皆兄 弟、天下大同的幻觉,这种虚拟的亲情毕竟 大大增进了其食欲。所以中国人吃饭,也是 在吃环境,吃气氛,甚至吃人际关系。边说 边吃,边吃边听。这是一种超越了吃的吃。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吃是最有情调的,最有 人情味的。 中国人有四大菜系八大风味。川菜、粤 菜、湘菜、齐鲁菜、淮扬菜、东北菜乃至上 海本邦菜……仿佛实行军阀割据似的。但在我 眼中,这更像在划分艺术流派。出自圣人之 乡的齐鲁 ... 展开全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