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五大途径
1. 以人为本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 企业文化应该立足于员工,做到“以人为本”。企业只有秉承这个观念,才能真正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为员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民主开放的管理方式,为员工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让员工充分发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动力。这样员工才会高度敬业,以企业为荣,把工作当作乐趣,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团和动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全体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奋斗,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万众一心,开拓新市场,提高竞争力。这些,要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来实现。
尽可能为员工提供所需要的培训
提倡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竞争,倡导文明、关心和友爱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关心员工的个人成长
鼓励创新,为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舞台
不仅仅关心员工的工作表现,还要多关心员工的生活
2. 追求双赢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全体员工包括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对客户和合作伙伴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会吸引更多客户的关注。因此,企业文化创新首要的是价值观创新。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企业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死活,奉行的是单赢的价值观。可是现在,企业彼此的依赖性增强,单赢的价值观会束缚企业的发展,所以,催生了双赢甚至多赢的价值观。这也成为企业文化的新趋势和亮点。
从员工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切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双赢的思想,体现把员工和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如重庆祥和集团的企业文化宗旨是“顾客的持续满意,就是祥和的工作标准”
切实将企业文化落在实处,不能只喊口号不拿出实际行动
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如台达的“环保、节能、爱地球”
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或多赢的价值观,才能从合作伙伴或是其他企业那里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在08年海尔的新产品推介会上,海尔推出了新世纪的代表作:e-air太空系列网络空调, 具有108种送风方式的太空金元帅;还有典雅大方、风靡欧洲的世纪超人等新产品。
在国内空调价格战一触即发的时候,面对不规范的市场竞争,海尔不打“价格战”而是打“价值战”。从这次的推介会上,可以看到海尔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客户。在国内,海尔空调连续6年来一直占据销量第一的位置,而且2001年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101亿,尤其是海尔空调近几年进军国际市场,凭借高质量而深受国外客户欢迎。在海尔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将健康、节能环保等概念传递给了客户。这无疑是多赢:海尔赢得了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客户赢得了健康;社会赢得了环保;地球赢得了绿色。
3. 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属于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同时,企业制度又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基本前提,企业制度和企业核心文化二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差异性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制度的创新和变革,通过新制度的运行,来为企业文化的创新奠定基础。只有文化没有制度,无法使每一位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按照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采取行动,那企业文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不断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增强约束力
明确岗位职责制度,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
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和相关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灵活的福利制度,不仅满足员工的差异化需求,还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如让员工根据个人的需求自主选择企业的福利方案
4.员工认同
企业文化的一个作用是对员工的约束力,要求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并能够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开展工作。所以,企业文化不是在员工心里自发形成的,企业不能奢望员工会自动自觉接受和认同它,那么就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深入人心,强化员工认同,使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认同上高度一致,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巨大威力。
在确定企业文化的时候,让员工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
更新员工价值观,使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意义
在社会范围内宣传创新文化,创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多渠道多手段宣传,让企业文化无孔不入
5.领导以身作则
哈佛大学知名教授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一书中指出,“在对有着成功改革经验的公司案例的研究中,我们总发现这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着一两个能力非凡的领袖人物。”可见,无论是国家也好,企业也好,都会存在领袖人物,领袖人物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人。
领导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对员工发生作用,对领导层同样也有约束的作用
树立“企业文化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不搞特权
认识到在执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领导的表率作用
以领导的实际行到来影响和感染企业员工,自觉遵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在制定的初期,会遭到一部分人的抵制和排斥。这个时候就体现了领袖人物的作用。领导以身作责,“润物细无声”,有时候,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往往比强制执行更有效,前者是从心里的感悟,而后者可能只是行动上的服从,但心里还是在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