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手卫生的五个重要特征”是:
1、接触患者前
2、进行无菌操作前
3、体液暴露后
4、解除患者后
5、解除患者周围环境后
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洗手的指征,即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发放无菌物品之前,工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洗手的指征,即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发放无菌物品之前,工作人员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后,均应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喷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采用流动水洗手,取皂液或洗手液涂擦双手,认真搓擦双手掌心、手背、指缝、指甲至少15秒,每一步不少于2秒,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洗手应当彻底,特别注意指甲、指尖、指缝及腕部,每一步搓擦不少于2秒钟。盛装皂液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与干燥,擦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手无污染时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七步洗手法洗手。
拓展资料:
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通过感控工作间能协助院感人员更好的督导手卫生工作。
其中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为达到普通洗手卫生的最清洁度,洗手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秒钟。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常居菌的过程。
大量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ICU院内感染比普通病房高,其感染环节复杂,医护人员包括护工的手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与危重病人接触的机率最高。
有文献报道,在一般护理操作中,手部细菌污染数量一般为(103-105)cfu/cm2;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成倍增加,护士为患者吸痰手沾细菌达106cfu/cm2,给患者清洗会阴手污染细菌多达1010cfu/cm2以上。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后未洗手,其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00%,ICU工作人员中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可达80%以上。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来得到有效控制,用肥皂洗手后医护人员手部菌量比操作中手部的带菌量下降了65%-84%,而且洗手次数越多手部细菌减少越明显,因此重视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