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是指一个国家为争取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对外关系中制定带有根本性、原则性、全局性问题的相对稳定的战略与策略谋划。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理论,是邓小平对时代进程、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政治经济矛盾的发展进行精辟分析的结果,是覆盖“东西南北”的科学结论。
世界大战可以避免,是国际战略思想基本要论之一
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这是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建国以来,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我国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长时期备战,并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打世界大战”的思维定势。 70年代末期,邓小平根据世界和平与战争力量的消长对比,逐渐改变了对战争问题的看法,进而确立了以争取和平为中心的对外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国际战略思想基本要论之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要论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是邓小平以一个国际战略家的远大目光,通过对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对世界基本矛盾进行客观分析,并把战争、和平、发展等相关联问题进行综合思考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国际战略思想基本要论之三
随着8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以来形成的“冷战”对抗的结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及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改变了近代形成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以及如何建立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在邓小平看来,和平与发展这两大基本问题的解决与逐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一致的。
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他认为,重要前提是必须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即“南北对话”来清除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同时要大力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南南合作”来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邓小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思想
,探索的是一个关系到21世纪世界发展前景及发展中国家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据怎样地位的重要问题。
“一国两制”和“共同开发”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基本要论之四
在冷战后的世界上,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成为影响国际安全与和平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在处理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时避免诉诸武力,避免使用战争手段。在中国周边地区,同样存在着历史遗留的某些不稳定因素,如领土、领海等国际纠纷及港澳台问题。如何用妥善的方法处理和解决,对于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关系极大。邓小平对此提出了新途径与新方法。他说
:“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
具体方式是:“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思想。这是他从经济和国际关系的长远趋势来思考问题,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其最终目的就是要稳定世界局势及加强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同时,这一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善于以经济利益的结合来换取国际环境稳定的灵活性。
针对港澳台问题,邓小平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于1984年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政策体系。在实践上,中英两国本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各方都能接受”的原则,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顺利地解决了香港问题。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显示了“一国两制”作为一种解决国际国内争端新方法的强大生命力。“一国两制”和“共同开发”的构想,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政治智慧。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四个主要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包容,共同构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科学体系。其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观点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这一观点成为我国制定对内对外政策的依据。同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基本问题的具体步骤。
“一国两制”和“共同开发”的思想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发展而做出的切实努力和重大贡献。另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思想、政策原则,如:独立自主、反霸、反对强权政治及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等,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战略,也就是说我们奉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