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爱默生《论自然》序和第一章 Nature的中文版

2020-05-03 文化 293阅读
“自然只是智慧的影子或模仿物,是灵魂中次要的东西。自然只是一个无形的实在。”
引 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怀旧的时代里。它建造起父辈的坟墓,它书写出传记、历史还有评论。先人们面对面地观察着上帝和自然,而我们只能是通过他们的眼晴看到这些。
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去洞悉自己和宇宙之间本来的关系呢?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自己的诗篇,有自己体会到的哲学,而不仅仅是历史上留下的?
为什么我们没有我们自己创造的宗教和历史?
自然的生命河流穿过我们的身体,流淌在我们的周遭,我们暂时地包容其中,她用一种力量让我们维护着与自然界的平衡,为什么我们要在那些森森白骨中摸索,为什么我们活着的人非要穿上前辈们那些已经褪色的衣物来参加一场化装舞会?
今天的阳光依然灿烂。田野里有着更多的羊毛和亚麻。我们有了新领地、新人类、新思想。那就让我们共同呼吸——创造自己的作品,建立自己的法则,树立自己的信仰。
毫无疑问,我们不会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必须相信万物的完美,并且也要坚定不移的相信:无论世间万物的秩序引发我们怎样的惊奇,我们都会满足于他们的秩序本身。
每个人的境遇都是其自身疑惑之形象的答案。他把其当作他的生活,而后,又会将其看作是真理。而自然也正以同样的方式,从形式和趋势两个方面描述了其设计图案。
让我们对安详地包围在我们周围的伟大思想提出质疑。让我们提出疑问,自然到底要走向何方。
一切科学都有着自己的目标,那便是寻求自然的法则。
我们有着关于种族和功能的诸多理论,而对于我们生命起源的理论却鲜有提及。如今,我们已经铺就了通往真理的大路,使得宗教界的人们整日在相互辩论和嫉恨中过活;使得那些故弄玄虚者的谬误而又轻浮的观点不再有立足之处。
然而,对于一个最具智慧的判断者来说,最抽象的真理正是蕴藏在最简单的实践当中。真理无论何时出现,它都是自己站得住脚的。它的标准是人们能用它解释一切现象。如今,有许多理论就象是语言,做梦,兽性和性一样,这些不仅不能对现象作出解释,而且自身都不能解释清楚。
从哲学的角度来考虑,整个宇宙就是由自然和精神构成。因而,严格来讲,所有与我们分开的事物,所有被哲学看作是非我,也就是说自然和艺术的东西,所有其他人还有我们自己的肉体,都能被一个名称概括,那就是“自然”。
若要列举自然的价值并将这个数字累加起来,我就要使用这个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一个是其基本意义,另一个是其哲学意义。之所以我在这里使用一个如此宽泛的词语,一是因为它不会导致实质性的错误,二是因为它也不会引起人们的疑惑。
从其基本意义上来说,自然是指不能人为改变的本质,就像是空间、空气、河流和树叶。艺术是人类将其愿望和类似事物合成的混合物,比如一座房子,一条运河,一座雕塑或是一幅图画。但是像切菜、做饭、缝缝补补、洗洗刷刷这样的人类行为,它们堆砌到一块儿比之我们意识中的广阔世界来说,却是多么无意义啊,它们也根本不会对结果做出任何改变。
第一章
倘若一个人想要做到离群索居,他不仅需要退出社会,而且还要走出自己的房子。
当我在读书或写作的时候,虽然没人和我在一块儿,但是我并不会感到孤独。
然而,倘若你想追求一份孤独的感觉,那么你就抬头看看星星。那从遥远天国射来的光线,将会把你和周围的琐事隔离开来。我们可以设想,人们能在这天体中间感到崇高的永久存在,这种做法可以使得现象变得晴晰透明。从城市的大街小巷望去,星星是多么伟大!倘若星星千载才能出现一次,人们是怎样的信仰和崇拜啊;星星出现的那座城市将会珍藏在几代人的心中!但是,这些传播美丽的使者每晚都会出现,他们用劝解的微笑点亮了整个宇宙。
星星会焕醒心中的崇敬之情,原因在于尽管它们总是与我们相伴,但是它们又那么难以企及。
然而,当我们的思想向着自然界万物洞开的时候,它们总是能够在我们心中留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印象。
自然从不表现出单一无味的样子,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道出它所有的秘密;他也永远不会因为了解了她所有的美丽而对其失去好奇。自然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睿智思想的傀儡。
花草、动物、山峦,不仅反映出它成熟时期的睿智,而且同样也能使她享受着童年时期的天真。
我们以这种方式探讨自然的时候,我们心中存在的是一种独特但又最具诗意的感觉,意思是说,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是整个自然界各种事物带给我们的一个整体印象。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将伐木工人手中的木料与诗人所说的树分开。今天早上我看到了一个迷人的风景,那肯定是由二十到三十个农场组成的。这块地属于米勒,那块地属于洛克,而边上那片树林则归曼宁所有。但是,他们中却没有人能拥有这里的整片风景。在我目光所及的地方,有种不为任何人所有的风景。 
但是,有一种人,他们的眼晴能将这所有的部分合在一起,这便是诗人。这是一块美的土地,但却没有被赋予应有的名分。
说句实话,几乎没有成人能看得见自然。大多数人很难见得到太阳,至少可以说,他们见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太阳只是照亮了成人的眼晴,而却闪烁在孩子的眼晴和心坎里。
真正热爱自然者是那些能真正做到内外如一的人;是那些能将一颗童心带到成年时代的人。
与天地的交流已经变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自然面前一股野性的快感会流遍他的全身,尽管他也有自己的悲伤。
自然说:是我创造了他,尽管他满怀忧伤,他仍然乐意和我呆在一起。
不单单是阳光和夏天能给我们带来愉悦,而且每一个时辰、每一季节都会给我们捧出快乐。因为,从令人窒息的午间和幽静的午夜,我们的心绪都会与每个时刻、每一种变化和谐起来。
自然就是一个舞台,既适合上演快乐,也适合上演痛苦。
身体健康的时候,空气便成了快乐的兴奋剂。
黎明时刻,天空中布满了阴云,我跨过光秃秃的土地,站到了雪坑里,让脑子不去想那些命运好坏的事情,我整个身心都在享受着那份真实的快乐。我简直都不敢去想我是多么地惬意。
同样,在森林里面,一个人将自己的年龄抛之脑后,就像是蛇蜕掉老皮,这样,无论他年龄多大,他都会感到自己回到了童年时代。
在树林中,你会感到青春永驻。在这个上帝营造的世界里,统治一切的是礼仪和圣洁,客人们周身永久萦绕着节日的气氛,在里面,哪怕是住上一千年,他们也不会想到什么是厌倦。
在树林里面,我们重新找到了理智与信仰,在那里,我会感到我的一生永远不会有任何遭遇——没有耻辱,没有灾难——让我们的眼晴避开这些吧!对于这些,大自然也会束手无策的。
站在光秃秃的土地上——我的思绪沐浴在这快乐的气氛中,一直上升到无边无际的太空——妄自尊大的感觉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成了一个透明眼球。
我消失了,我看到了一切。
宇宙的激流在我的身心间流淌;我成了上帝创造的微粒的一部分。
接着,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霎时间变得陌生而又偶然。什么朋友啊,熟人啊,还有主人或是奴仆啊,在这里瞬时间变得是那么的琐碎而又麻烦起来。 
我热爱着浩大而不朽的美
——在旷野中,我发现了比之于村落街道上更亲近、更密切的东西。在这静静的土地上,特别是遥远的地平线上,人类找到了与自然一样美丽的事物。
田野和森林呈现出的最伟大的暗示着人与植物之间神秘的关系。因而,我并不孤立,也不是遭人冷落。它们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点头。风暴中摇曳的树枝对我来说既有点陌生又有点熟悉。我对此感到有些惊奇,但这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当我感到自己作了正确的思考或做了正确的事情后,其影响就像一个更高层次的思想或更好的一份情感所带给我的影响一样。
当然产生这种愉悦的力量并不是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存在于人类自身,或是存在于此二者的和谐之中。
我们有必要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做出极大的节制。因为自然并不总是披着节日盛装,昨天还是香漂四溢的美景,熠熠闪光好似仙女的游玩的妙境,而今天却笼罩着一片忧郁。
自然总是穿着各色的情绪外衣。对于一个在苦难中劳作的人来说,他的心中怒火熊熊,饱含悲哀。那么,对于一个刚刚死去朋友的人来说,他们总会感到周围风景的讥诮。当天空为了芸芸众生的一员表现出悲哀的时候,她也不会再像往日那样壮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