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与现代唯物论是对立的吗

2022-08-04 文化 55阅读
一、“唯心主义”。含蓄一点的说法是“非实在论”。即现代物理学不承认有一个不依赖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讲就是:“月亮在无人看它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现代物理学有两大部分组成: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创立者是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则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据学派。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因为爱因斯坦不满意量子学的哲学解释,因为这种解释明显陷入唯心主义。而爱因斯坦则坚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爱因斯坦文集》一卷292页)
为此,爱因斯坦等人发表了文章《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备的吗?》,对量子力学提出诘难,这就是著名的“EPR”悖论。爱因斯坦和玻尔为此反复争论了几十年,但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两人已先后去世,但他们的争论却没有结束。那么,双方的观点谁是谁非呢?后来,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检验办法,即用“贝尔不等式”实验检验。如果实验结果违反“贝尔不等式”,则证明量子力学的哲学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爱因斯坦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从1972年开始,到1982年共做了12个实验。其中10个实验违反“贝尔不等式”,只有一个与贝尔不等式相符,另一个则与量子力学和贝尔不等式均有偏差。
实验结果很清楚,多数实验支持量子力学的观点。即承认量子力学的哲学解释。
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法国物理学家德斯帕纳特写道:“世界是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体构成的这种学说,却原来和量子力学相矛盾,也和为实验所确立的事实相矛盾。”(引自《哲学研究》1992年8期,何祚庥文《唯物主义是否为现代科学实验所证伪?》)美国康乃尔大学物理教授大卫:牟民的结论更通俗一些,他断言:“现在我们知道,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可以表明它并不在那里。”(同上)
在中国,金观涛在《人的哲学》一书中也写道:“从1972年到1982年10年的实验结果,却都显示了一个惊人的也是出乎唯物主义哲学家意料之外的结果:科学实验并没有再一次宣布那种直观上显而易见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胜利。相反,实验结果明显倾向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立场。”(《人的哲学》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唯物主义今天已经被证伪了!”(《人的哲学》17页)
二、“非决定论”。即主张放弃“因果律”。
正如海森堡所言:“因为一切实验都遵从量子规律,因而遵从测不准关系,因果律的失效便是量子力学本身的一个确立的结果。”
玻尔亦说:“由作用量子的存在规定了的客体与测量仪器之间的有限相互作用,引起了最后放弃因果性这一经典概念并激烈地修正我们对于物理实在问题的态度。”(《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66页)
放弃因果性,也就使得实验检验成为一句空谈。因为当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发生矛盾时,并不能证明科学理论是错的。因为二者可以不服从因果关系。——这就是现代物理学家对待哲学的态度,即可以任意修改哲学。因为在他们看来,“哲学,像数学、形式逻辑一样,也只是对物理研究有用的一种工具。”(引自《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5期*方文《哲学和物理》)
爱因斯坦曾说:“与其说我是科学家,不如说我是哲学家。”从上面我们看到,现代物理学家的“哲学”就是“不要哲学”或者可以任意强奸哲学。因为“哲学”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
三、“数学认识论”思想。
现代物理学的“数学认识论”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认为:“数”是客观世界的本体。因此,客观规律必然符合数学规律,反过来,通过数学规律就可以揭示客观规律。这种“数学认识论”思想在现代物理学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爱因斯坦曾多次表述过他的这一指导思想。
他说:“我坚信,我们能够用纯粹数学的结构来发现概念以及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的定律,这些概念和定律是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引自《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2期谷超豪文《“数学”唯心主义必须批判》)
又:“从有点像马赫的那种怀疑的经验论出发,经过引力问题,我转变成一个信仰唯理论的人,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到数学的简单性中去寻真理的唯一可靠源泉的人。”(《爱因斯坦文集》一卷380页)
又:“创造性的原则寓于数学之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以为正如古人所梦想的那样,纯粹的梦想能够把握实在。这是真的。”(引自《自然辩证法通讯》88年1期,杨振宁文《美和理论物理学》)
狄拉克亦言:“方程式的美比方程式符合实验更重要。”
对于现代物理学的“数学”唯心主义思潮,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明确指出:“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它向那些运动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处理的同类的单纯物质要素的接近,使数学家遗忘了物质。‘物质消灭了’,只剩下一些方程式。”
四、“原子论”思想和“宇宙有限论”。
构成现代物理学自然哲学思想基础的,一是“数学认识论”思想,二是“原子论”思想,这两种思想都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传统。“原子论”思想源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物质是由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的。所谓“原子”,就是不可再分的意思。与“原子论”思想相对立,古希腊一些思想家则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无论是“原子论”还是“无限可分论”,都是一种自然哲学的抽象,它们正确与否,这要看能否为以后的经验所证明。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康德“二律背反”的问题,是难以用经验事实来证明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理性精神来作出回答。
但是,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基础却是先验地相信“原子论”,并以此作为一个条件来进行他们的研究。他们相信存在一个基本的东西,并一直在寻找这个基本的东西,想以此来一举穷尽宇宙规律。爱因斯坦搞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海森堡搞“始原物质”的研究,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尽管他们没有成功。
“原子论”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在现代物理学中行进的。
当人们发现了原子以后,人们以为终于找到了物质结构的基本单位,于是便把它命名为“原子”。所谓“原子”,就是不能再分割了。但不久就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并不是不可分的,而且可分的。但“原子”这一称谓却一直保留下来。这时候,人们又认为核子是不可分的,后来又发现一些和核子相类似的粒子,如重子、介子、中微子等,人们便把这些粒子统统称为“基本粒子”。所谓“基本粒子”,就是基本的,不能再分的粒子。但是,后来发现基本粒子的数目增加到300余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于是,人们又认为基本粒子也许不是基本的,它可能还有内部结构。(因为基本粒子的数目太多,而怀疑它可能不是基本的粒子,还有内部结构。这也是一种理性精神的体现。)人们便把这种结构的粒子称为“夸克”。目前为止,“夸克”是最“基本”的粒子。尽管人们还没有发现“夸克”。也许“夸克”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先验地存在,是“原子论”思想的产物。
由于“原子论”思想在作怪,也使人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些混乱和矛盾。比如强相互作用。这是人们把核子称为“基本粒子”思想的产物。核子是基本粒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但核子之间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原子核。是什么力量使这些不可分的基本粒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于是人们认为核子之间存在一种强相互作用力。
强相互作用的前提是核子是不可分的粒子。如果核子是由夸克构成的,是可分的粒子。强相互作用的存在就失去了前提,成为子无虚有的事情。但是,现在人们却一方面大谈强相互作用,一方面大谈“夸克”。而忽略了这种自相矛盾。
与“原子论”思想相对应,现代物理学另一观点是“宇宙有限论”。如果说量子力学主要关注最微小的“基本粒子”,那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关注最大尺度的“宇宙”。一个研究最小,一个研究最大,由于在这两个领域难以获得显而易见的证明,所以在这两个领域,现代物理学家可以尽情地自由发挥。爱因斯坦“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引自《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1期,钱时惕、沙青文《论爱因斯坦关于“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思想》)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
大爆炸宇宙论就是这种“自由创造”的产物。大爆炸宇宙论称,我们的宇宙起始于一个“奇点”的爆炸。在这个“奇点”外,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我们的宇宙不是在空间中爆炸,而是由爆炸膨胀的空间构成,故宇宙是有限的。我们的宇宙外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大爆炸宇宙论同时还给出了爆炸时间的起点,距今150亿年前。(详见《宇宙.地球.生命》一书,王文清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