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2020-05-22 教育 149阅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教学价值的表 现。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其中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课堂练习,其效果直接 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只有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强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很多人显然曲解了新课标精神,讲“练”不讲“效”,于是乎试题、练习、同步训练、同步检测,铺天盖地,打开网络,更是题海汹涌。于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反而逐渐形成了“语文课本+教辅资料+大量练习+频繁考试”的急功近利、快餐式的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建立在题海战术上的语文练习显然是低效、无趣的。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练习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练习有效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所谓语文有效练习,就是能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成绩而又不增加学生负担的练习,显然,练习不在多,而在有效。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答题和应试能力的提高有效;对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有效;对语文学习的知识构建有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有效。
一、目标明确,能够达成
这里的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标的要求,一是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该熟悉课标,对初中阶段全部教材体系、课程标准有明晰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教学的方向,并就此展开教学设计,这样的课才会是重点突出、有效的课。其次教师应该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设计练习。练习设置和课堂教学目标一致,这是有效的前提。教师首先应保证教学目标的可达成性,能够实现,“然而我们的教师对此研究得不够,往往误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些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
二、精选内容,重点突出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有效率”,因此有效练习必须是以改变过重的练习负担为目标的,必须以减少学生练习量为标志。有效的练习贵在举一反三,训练精要而答题能力有显著提高。反之,练习做得再多再难,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与能力提高。当然,减少练习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做精心的筛选,根据教学目标,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让学生练习,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努力开发、生成好的练习题。
精选练习,因为重点突出,没有照顾到所有的“考点”,很可能使学生在某一次的考试中分数下降,但长远来看,减轻学生负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办法。何况“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4]题海战术,并狠抓落实,让学生因为怕老师而写练习,可能会马上提高学生的分数,但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是纯粹的为老师而学,“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 [5]那么所谓兴趣,所谓学生的发展终究是不可能的。
三、关注差异,有层次性
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计练习,照顾学生的发展水平,力争让每个学生在获得轻松、愉快、满足、成功的心理体验。
笔者认为教师每布置一份练习最好能够身体力行,“下水”先做,或者自拟题目。每一份练习都有它的特点,教师“下水”了,才会从整体上把握所布置练习的难度系数和这一份练习设计的优缺点,才能明白题目的指向性是否明确,以便及时修正。也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精到讲评。自拟题目更是好办法,“经过我们的研究,会编试题的教师如果心态正常,一般说来,他的学生课业负担就不会太重。否则,教师自己很少或几乎不编试题,他所教的学生往往负担就过重。”
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单一重复的习题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需要常变常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做好记,尤其在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练习时,要力求丰富、新颖。有人通过故事来要求学生填写虚词“而”的用法,故事说:某生丑而笨,故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晨则匆匆而起,昼则乡终日而思,功到而成绩优。师赞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也。”一日,某生正苦读于教室,一贵公子前曰:“君而有意,同去观电影?”某生决然曰:“而翁总经理,吾父一工人而已,吾须苦读而求功名!”学生津津有味地读故事,会心一笑地理解并记住了“而”的并列、递进、修饰、修饰、结果、转折、假设、你、语气、承接等多种用法。据此,教师可尝试创编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趣味习题:知识闯关、猜谜、对联等。实践证明,这样灵活多样的练习学生是很乐意做的,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诚然,这样的练习不可能每节课都出现,但偶尔为之,让学生在完成练习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增长见识,形成能力,无疑是非常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
有效的练习需要教师有创造性,还需要教师博览勤记,积累丰富的练习素材。练习题目的水平和出题教师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五、贴近生活,延伸拓展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练习要适当向课外延伸,课内外结合,要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新课标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的语文课堂练习应充分伸展其触须,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延伸拓展,使课堂教学的节奏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一起振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跨入广阔的社会语文空间的桥梁。
六、及时反馈,注重方法
练习和考试是手段,提高质量是目的,评讲是关键。练习完以后要及时讲评,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让学生纠正,避免重复犯错,使学生有限的精力进行有效的练习。对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要在订正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归纳,避免机械重复。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前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应该及时再巩固、再练习。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实现方法的迁移,形成能力。比如作文讲评之后应该及时让学生把上次作文重写一遍,或者写一篇同类的作文,这样的讲才会落到实处,才有效果。
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尤其是需要识记的基础性内容、粗线条的精要的答题“规律”与“方法”,要整体清楚。
教师应重视答题规范的指导。在做阅读练习时,很多学生都能理出答案来,通常字数还蛮多,只是不一定在点子上,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跟有些问题指向不明,出得不规范或答案本身不贴切有关,一方面跟学生答题不得要领或不合规范有关。因此,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表述清楚,指向明确;其次,教师要认真听清学生的回答,并给出中肯评点,包括该问题求索的信息有哪些,回答时怎样注意瞄准问题怎样注意层次。必要时,教师应板书规范的书面答案,使学生养成力求答题思路清晰、表述完整成句的习惯。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笔记习惯,并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对学习的兴趣。
七、保证时间,活动充分
要保证适当的课堂练习时间,一节课上尽可能保证10-15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有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足够的练习量,课堂练习量少,对所学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基础层面的练习,不能深入,课堂效率自然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重要的是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语文的练习大部分是思维的练习,没有足够时间,就会造成学生的浅尝辄止,无法完成知识构建。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不愤不启,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要营造安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要和学生强调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练习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并且获得方法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有课堂练习,练习还是要根据课的内容来决定,练习毕竟只是手段,内容才是中心。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有相同的练习形式,练习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提问、小测、竞赛……都可以成为练习的形式,而且练习也必须是多样性的,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设计练习,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练习。总之,有效的练习不在于多少,在于教师的“用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