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化满族二十营屯考
一、满族源流
满族,原称女真,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古满语支。女真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公元2至4世纪时期称“挹娄”,公元5世纪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辽代又称“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南境者为熟女真,辽北境不属编户者为生女真。金朝时再称“女真”,因女真一词来自古代女真语(jusen 或 julcen )因此在明代音译汉字时也写作:诸申、朱里真等。到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到其子皇太极时期已基本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颁布谕旨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二、绥化西部满族二十营屯来历
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征伐。期间,多次在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之间围猎,并曾于现在的永安满族镇附近饮马驻足(也有传说努尔哈赤避难到过此地),设驿休息。后来,清朝视之为祖先隆兴的吉祥之地,一直做为封禁围场的驿所,禁止在其周边垦荒放牧,致使此地林木繁盛茂密,荒原一望无际。
1825年(道光五年)春,有一个名叫依桑阿的满洲人在这已经废弃的围驿之地开荒。翌年,依桑阿有两家亲属来此定居,共建十间“马架子房”,故称“十间房”。其后人们过往停驿,商业逐步兴起,形成了小集镇,这就是现在的永安满族镇的前身。
咸丰末期,由于连年战争和灾荒,造成清庭内忧外患,财政贫乏,兵饷不足。为保卫边疆,开发资源,筹调物资,挽救财政危机,朝臣几次奏议允许旗人在东三省屯田开荒,以恤旗业。
1860年(咸丰十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屯田实边。
1862年(同治元年),顺天府府尹蒋琦龄奏请向东北“移八旗散丁数万,开垦闲田,以资生计”,获皇帝批准;同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复奏,在濠河(泥河)以北、呼兰河以南接连旗屯(十间房)的荒原,拔京旗散丁三百名,编为十屯,并准予招民代垦。
1876年(光绪二年),朝廷准许将原来的十屯扩充至二十营屯,在京旗接领之前,代垦者照章缴纳租税,不许重赋,以免旷闲。
所设二十营屯营基,正白旗共五屯,居东地,地势高平,少有坑洼;镶黄旗、正黄旗各五屯,均在中地,地属高平,但有沟洼;正红旗在西地,地势较低,且有难垦之湿地,则比他旗稍多划拨土地。各旗自南始依次头屯至五屯,营基间距南北四里七,东西九里四。清朝官府设置旗营, 令武营(官职)监督营屯事宜。
1879年(光绪五年)春起,旗营按屯查明,划清界址,由武营摧令各屯代垦旗丁赶紧建盖房间,按所定营基设置。而后由将军衙门派人巡看核收,并把代垦旗丁三百户花名册和新屯田数据造册,呈报将军衙门,监视施行。事毕于该年农历十月初一日。
至此,二十营屯建制正式形成,隶属呼兰副都统管辖,1885年(光绪十一年),划归绥化理事通判厅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