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然条件对中华文明延续性的影响
在各大文明产生的初期,由于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人类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更加明显。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条件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对自然条件对中华文明的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来分析一下地理位置的作用。古代中国处于与外面世界隔离的地理单元中。南部高山、高原,西面沙漠,东面临着大海,北部草原地带人迹罕至,一系列山脉成为阻挡游牧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地理屏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文明在起源上的本土性和独立性。
然后,来分析一下气候因素的作用。我国雨热同期的气候,经纬度跨幅大,造成热量水分南北东西分布状况的的显著差异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是我国能够生产出大量的粮食,为养活大量的人口创造了条件。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土面积的作用。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顷陵且以放射状向周边扩展,逐步扩大。核心区域的扩大给中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广阔的战略空间,这对于扩大中华文明的的影响力和抵御外族入侵起了很大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
对比中华文明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文明的各项自然条件产生的效能远远高于其它镇乎搜文明,它们从客观上影响了各自的发展进程,造成了中华文明和其它地区文明延续性不同的局面。
二、 社会条件对中华文明延续性的影响
社会条件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并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条件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影响中华文明延续性的社会条件进行分析:
政治条件方面: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长期实行,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和宋高祖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即使在大分裂时代,各国君主也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为再次统一做好准备,到了明清时期,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建立,造成了权利高度集中,政治决策效率明显提高:比如国家有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可以动员全国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抵御外敌入侵和扩展地缘政治空间。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经济条件方面:各种因素造就了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发达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也养活了维持文明发展的人口,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文化因素方面:一个文明要维持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文化的先进性是不可缺少的。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相比,有更加强大的存活能力和发展空间。中华文明的文化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思想、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等方面。
从思想方面来讲,古老哲学伦理思想,使中国历代政府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实行中行中庸之道,以诚待人,建立了稳定的朝贡体系。中国在大一统后,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但实际上历代统治者实行的是内儒外法的思想政策。儒家思想强调入世、宗族和封建伦理等观念,这对于统治者维持国家的统一稳定作用是显著的。中国有自己特有的人文传统御历。长期运作于农业自然经济、重农抑商和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形成尊群传统和以民为邦本的思想,中国人的文化和思想理念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和思想理念,奉行中庸之道。在多民族文化相处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和平、主平衡。
从语言文字来说,我认为语言文字的延续性是最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特征:源远流长,长久不衰。在古代文明期,每个有代表的文明单元都有自己的文字,当时世界史有代表的文字主要有西亚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北非埃及人的象形文字、腓尼基人的腓尼基字母和中国的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汉子对于维持中华文明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