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桑性状与种类
扶桑系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株高2―5米,直立多分枝,小枝圆柱形。叶互生,卵形或长卵形,有三主脉,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形似桑,所以称为扶桑。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直径达10厘米左右,萼钟形,花冠漏斗状,通常为玫瑰红色,也有淡红、淡黄等色。雄蕊柱有4―8厘米长,常露出花冠之外。重瓣变种雄蕊柱不露出花冠,花呈牡丹型,因此对重瓣品种称作朱槿牡丹。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
扶桑的栽培品种和变种很多,单瓣品种中,花有紫绯红、粉红、大红等色;重瓣品种中,花有淡黄、黄色、橙黄、粉红、浅红;白色,以及粉边红心、红瓣白条纹等色彩;还有的叶子上带有红白斑纹的花叶兼赏变种,名为锦扶桑。
同属植物约200种,在热带、亚热带都有分布,而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我国产24种,15个变种。在园林中常见的同属植物有木槿、木芙蓉,作为盆栽观赏的有拱手花篮。拱手花篮与扶桑的主要区别:拱手花篮的花萼筒状,2―3裂,花瓣分裂,而扶桑的花萼钟状,5裂,花瓣不分裂。拱手花篮因多数枝条拱垂,花朵垂悬而得名。拱手花篮的花冠非常艳丽,红色,花瓣深裂呈流苏状,而且向上反卷,轻浮若舞,婀娜多姿。其雄蕊柱细长而突出花冠,形似吊灯或风铃,故又名吊灯花或风铃扶桑花。它的花期象扶桑一样,几乎全年有花,主要花期3―11月。拱手花篮原产非洲东部,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可作露地栽培,布置园林,长江流域以北均以盆栽观赏。
二、扶桑习性与繁殖
扶桑原产于东印度和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以及云南、四川等省。它喜温暖,很不耐寒,冬季要求在8―10℃越冬,短期低温也容易受冻。
扶桑是十分喜好阳光的强阳性树种,夏季不需要蔽萌,所以很适合庭院阳台栽培。它也喜欢水分充足的湿润环境,尤其是空气中湿度高,生长迅速,叶片舒展,所以在生长期中应注意叶面喷水。它对于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长茂盛。
扶桑主要用扦插繁殖。扦插的时期通常结合修剪在早春进行。在室内扦插则在3―4月,在室外扦插可在4月下旬以后。插条育根物,要选择排水、通气性能良好的材料,一般可采用纯沙或蛭石。应用纯沙要筛去粉沙,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再用沸水淋洗消毒。插条以半木质化的成活率最高,已经本质化的也可利用。插条可剪成长10厘米左右,切口在节的下部,要求平整光滑。插条保留顶端2片叶子,其余均摘去。按4―5厘米的间隔插入育根物,深度约为插条总长的1/3。插后随即浇透水,保持20℃左右,约1个月可以生根。扦插繁殖要求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为此每天应在午前及傍晚各喷水1次。如扦插在盆里,则可用塑料袋把盆罩起来,每1―2天喷1次水。在4月以前扦插的,可不必遮荫,而5月以后扦插的,除增加喷水次数保持湿度外,中午前后应遮荫。
三、扶桑栽培与管理
扶桑生长旺盛,花期长,需要充足的养料,所以求盆土十分肥沃。栽培扶桑的盆土配制,应按其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比例调制。扦插成活时先上3寸盆,可采用园土7份、粪土1份、沙1份的比例配制盆土。上盆后要放在半荫处。经10―15天缓苗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根据气候干湿情况,每天浇水1―2次。经2个多月的生长,可以换入5寸盆。盆土要用8份园土、2份粪土配制,同时在换盆时,底要放些饼肥粉作基肥。
当幼苗长到20厘米高度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部腋芽萌发。在基部萌芽成枝过程中,选留生长强度相仿的,分布均称的新技3―4枝,抹去其余的腋芽,使养分集中供所留枝条的生长。
第二年春暖移往室外培养时,可换入8寸盆,盆土可采用6份园土,4份粪土,盆底用蹄片角屑和骨粉作基肥。同时每枝留10厘米左右进行短截,萌发后每枝选留2枝,其余的小枝均抹去。
第三年春季不必换盆,但需继续进行短截修剪。修剪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使株丛既饱满又匀称,培养好优美的骨架。第四年春季以及以后每隔2年进行换盆,逐步换为10―12寸盆,盆土用园土6份与粪土4份的比例配制。换盆时抖落边缘陈土,修去部分老根。
扶桑生长期间的肥水管理:盛夏期每日早晚各浇1次水;春、秋季上午如盆土干可补充少量的水,下午普遍浇1次水。生长期间还要注意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特别放置阳台更应注意喷水。冬季则要根据越冬条件浇水,在温室内越冬,每隔1―2天浇水1次,在普通室内越冬,则每隔5―7天浇水1次,水量不宜大。生长期追肥,一般以每15―20天1次液肥;植株幼小时,肥料宜淡,次数宜勤,成年植株肥料宣较浓,间隔时间可较长。入室越冬时,在盆土表面撒一薄层干肥,肥料用粗粒饼粉、酱渣粉粒均可。
扶桑病害不多,常发生的虫害有嫩枝叶上的蚜虫和枝干上的介壳虫。这两种虫害均可采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发现少量介壳虫时,可用硬毛刷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