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全文

2020-04-27 动漫 102阅读

开头影片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来了,它们在水里快乐地游呀游,然后看到岸边的小鸡跟着它们的妈妈很亲热,小蝌蚪们十分羡慕,于是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它们先遇到了虾公公,忙向虾公公打听妈妈的长相,虾公公告诉它们,它们的妈妈长有两只大眼睛。小蝌蚪们看到金鱼有两只大眼睛,便高兴喊金鱼“妈妈”,但金鱼说小蝌蚪的妈妈有个白肚皮。

小蝌蚪们继续寻找,见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对螃蟹齐喊“妈妈”,但螃蟹说它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儿。小蝌蚪们见乌龟正好是四条腿,又以为乌龟是自己的妈妈,但小乌龟却说这是它的妈妈,因为它与乌龟妈妈长得一样。后来,小蝌蚪们遇见鲶鱼,觉得它与自己长得很相象,应该就是妈妈,结果差一点被鲶鱼吃掉。

这时,青蛙妈妈赶来相救,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过了不久,它们也终于长成了妈妈的样子。

扩展资料:

《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方慧珍、盛璐德担任编剧。

该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1959年,徐景达希望尝试制作水墨风格的动画,他找到找到摄影师段孝萱。

谈到:“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

两人还找了时任美影厂总技师钱家骏一起研究。

1960年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听了汇报后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

这个消息传回美影厂后,他们开始了水墨动画实验。

第一个实验镜头是“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下来”。

这样,探索到基本方法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实验。全厂所有原动画工作人员都开始制作蛙、鱼、虾、马等片段。

3个月后,《水墨动画实验》完成,描绘不同动物的多个几十秒片段组成了一个短片。

根据实验的成果和成片的需要,美影厂创作团队在原有的三四个故事环节的基础上,又加入六七个环节,丰富剧情,并加入彩色的金鱼形象。

1960年7月,时长15分钟的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这样诞生了。

幕后花絮

1.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创造出这部作品,用大量精力在技术加以探索,虽然国画技法的特殊性在实现连贯的动态效果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但通过拍摄技术手段解决了这个难题,并且营造出了的单纯、质朴、简洁的童话世界。

2. 影片创作源自徐景达先生提出的“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的构想。陈毅副总理在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候了解这个构想后支持了这个想法。

3. 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型出自于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从根本上来说,水墨动画的诞生有着其必然性,它既是老一辈的动画工作者在中国这块传统水墨艺术的厚重土地上,数十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积累、沉淀,也带有着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启迪,而迸发出来的创作激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蝌蚪找妈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