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的书房里,摆着一个大相册,里面全部是父亲与学生小学毕业时的合影。照片上的父亲,无一例外地露着灿烂的笑容,从年轻时的风华正茂,一直到退休前的两鬓斑白。孩子们簇拥在父亲的周围,如众星拱月一般。
闲暇的时候,父亲经常独自坐在书房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一遍一遍地看那些老照片。三十多张毕业照,上千名学生,父亲居然还能报出大部分人的名字。有一次,一位大姐带着家人来拜访父亲,彼此刚寒暄两句,父亲就迅速地从一堆老照片中准确地找出大姐当年的模样,而且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念书时的趣闻。大姐激动地哭了。一个人能长久地留在别人的心里,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也可以掂量出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父亲是位乡村教师,一直在我们村上的小学教书。三十年来,他从来没有离开这所乡村小学。不是没有机会离开,而是父亲不愿意。一来我们家就在村上住,可以就近照顾家庭;二来村小条件艰苦,离镇街还有二十多里地,很多公办教师都不愿意扎根在这里。只有父亲,在这里坚持了三十年,教了老子教儿子,有些家庭,甚至祖孙三代都是父亲教出来的。
父亲是位民办教师,2000年才转成公办教师。他平时在学校里传道授业解惑,农忙时还得帮母亲播种和收割。父亲有时自嘲说:“我是一手抓粉笔,一手抓锄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听了,只能苦涩地笑笑。好在母亲理解父亲,她知道靠父亲挣钱是不行的,就在家里开了副食店和茶馆,居然也把我们三兄弟培养出来了,在城里找到了如意的工作,然后娶妻生子。
我就是父亲的学生。小学六年,父亲都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其实父亲只有初中文化,他这辈子根本没有在师范学校进修过,也不懂什么心理学或者教育学。可是父亲教学的那些片段,却让我记忆犹新。父亲喜欢看古典小说,脑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如果我们上课疲倦了,或者走神了,父亲马上会把黑板擦在讲桌上一拍,然后学着讲评书那样,给我们来一段《水浒传》或者《三国演义》的故事。讲到兴奋处,父亲时而仰天大笑,时而捶胸顿足,我们顿时倦意全无,精神百倍。这时,父亲就会卖卖关子:“各位同学,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我们接着上课!”学生们都乖乖地听讲,因为我们怕父亲生气了,就听不到下面的故事了。
在父亲的带动下,我们都对语文特别感兴趣,大多数学生都能说会道的,写作能力也不错。现在想来,我大学念的是中文专业,现在从事的仍然是与文字有关的工作,这都是深受父亲的影响。
前几年,因为整合教育资源,村小被撤并了,父亲也退休了。父亲离开了三尺讲台,离开了熟悉的校园和同事,他只带回了这三十多张毕业照。父亲给我炫耀说:“这些照片,就是我的教书生涯,就是我的个人传记!”我握着父亲的手,使劲地点了点头。
1.联系上下文,你怎么理解父亲对我说的这句话“这些照片,就是我的教书生涯,就是我的个人传记”?
这个最好是自己来做啦
联系上下文是关键,父亲一辈子教书育人,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了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学生,那些照片,代表了父亲教了的一代代的学生,看着那些学生一个个都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父亲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