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一下我国的哪些旅游资源被破坏以及它的保护措施!谢谢。。。

2020-05-07 综合 112阅读
举例:洛阳龙门石窟
标题:洛阳龙门石窟通过立法国际合作等加大保护
[来源:新浪文化]
内容:
切实加强保护研究 合理利用文物资源
实现龙门石窟文化遗产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5公里的伊河两岸,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2年),现存窟龛2340余个,佛教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是我国古代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荣获建设部“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国家旅游局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最受群众喜爱的十大景区”等。
龙门石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开凿至今的1500多年来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围岩崩塌、洞窟漏水、雕刻品风化等病害不断加剧。因此,开展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文化资源。
一、管理机构沿革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1951年,成立了“龙门森林古迹保护委员会”,负责文物、山林保护;1953年,成立龙门文物保管所;1990年更名为“龙门石窟研究所”;2002年,成立龙门石窟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2007年10月,为加快龙门景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石窟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县(处)级事业单位龙门石窟研究院,具体负责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工作,景区遗产保护、文物资源利用等各项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保护世界遗产
为了加强龙门石窟管理的法制化,1999年河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经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200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龙门石窟区规划》,为龙门石窟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2006年和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制定石窟保护的专项规划。2008年完成了《龙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8—2025)》并呈报国务院审批。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和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编制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龙门石窟研究院2003—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对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信息、安全、管理、利用及保障等诸多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使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及管理工作、社会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稳步推进,全面发展。
三、加强基础性保护研究投入,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龙门石窟为治理围岩崩塌、洞窟渗漏和雕刻品风化三大病害做了长期的保护研究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石窟维修加固、环境综合治理、保护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石窟的漏水、风化等病害依然突出,保护研究的广度、深度仍亟待进一步的拓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开展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是摆在龙门石窟保护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研究院成立以来,围绕龙门石窟渗水、风化等主要病害,采取灵活、务实、开放的方针,切实抓好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使龙门石窟得到有效保护。
1、加强日常维护,做好基础工作
日常维护是石窟保护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根据遗产保护要求,加大了日常维护力度,及时疏通了奉先寺、万佛洞、潜溪寺顶部排水沟,对局部栈道和洞窟的积水进行疏导,保证了雨水排水畅通,有效减少了雨水对石窟的冲刷;着重对西山摩崖三佛区域、莲花洞区域、老龙洞区域、唐字洞、魏字洞区域、奉先寺区域、净土堂区域、极南洞区域及东山二莲花洞、四雁洞区域石窟进行了脱落岩块的归位粘结、裂隙的灌浆加固、危险岩体的钢筋锚固、小型坍塌窟龛的修补和防水设施的增补等内容的维护,有效保护了石窟本体。
2、健全监测体系、加强石窟监测,为石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是龙门石窟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遗产地进行科学保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两山夹一河”构成了龙门石窟保护区基本的地形地貌,因此,龙门石窟研究院在保护区内共投资600余万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石窟环境监测,石窟病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防洪监测,石窟安全监测等几个方面。
3、积极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石窟保护科技含量
针对龙门石窟病害情况,我们与中科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其技术专长对龙门石窟病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治理。同时,积极联络洛阳有关科研院所,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洛阳本地的科技力量,共同保护龙门石窟。我们已与河南科技大学、黎明化工研究院、解放军第306研究所、河南省地质调查队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座谈并建立联系,携手合作,针对龙门石窟存在的病害,进行调查、论证,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已开展的国内合作项目有: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编制《龙门石窟保护总体规划》,从龙门石窟保护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以充分调查研究病害现状为基础,以石刻风化和洞窟渗漏等主要病害的防治为重点,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合作开展对龙门石窟防霉、防藻材料开发应用研究;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进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与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合作进行了“龙门石窟悬壁梁栈道稳定性评估研究”等。针对石窟保护工作突出病害开展课题研究是解决石窟文物病害的重要途径。2008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龙门石窟彩绘颜料的调查与研究》,并获得《龙门石窟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等省级研究课题。
2006年6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共同建立石窟保护研究基地,依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科技人才优势,就龙门石窟保护规划、石窟防渗漏治理、防风化治理等一系列领域展开长期合作。
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升石窟保护水平
开展国际合作,是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的重要途径,近年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两项:
第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此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利用日本信托资金,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和日本政府三方共同进行的合作项目,选择龙门石窟潜溪寺、皇甫公窟和路洞三个实验洞窟。2002年至2004年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在地形、地质调查、测绘、石窟环境和石窟病害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科学、系统、完整的基础调查资料。2005年进入项目第二阶段的洞窟保护修复工作。2007年完成了三个洞窟病害调查报告、漏水裂隙的堵漏灌浆试验和洞窟清洗试验等工作,洞窟保护修复总体设计方案获得批准。2008年,在调查、监测、试验的基础上,经中日双方专家的指导,完成了洞窟外微裂隙处理、排水沟修筑、覆盖层处理及帷幕钻孔和灌浆等全部施工工作,并进行了“试验洞窟清洗”工作,现正准备结项验收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龙门石窟研究院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积极配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各项工作得到教科文及中日双方专家的高度评价。
第二项,2004年中国、意大利合作实施龙门石窟“双窑洞”保护修复工程。该项目在中意双方文物保护专家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保护修复理念和技术方法,在对双窑洞病害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包括清洗、粘接加固、封护等一系列完整的修复程序,使双窑洞的油烟污染、岩体脱落、表面风化等病害得到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双窑洞的修复是龙门石窟首次对整体洞窟的表面病害进行的全面修复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对于龙门石窟病害的修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建立石窟文物保护实验室
经过与意大利方的多次谈判,争取到意大利政府低息贷款200万欧元,建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实验室,目标是将实验室建成国家文物局石质文物保护试验基地。该项目分别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财政部的立项批准,完成了贷款项目采购公司的招标工作和可研报告的编写工作,现正准备招标采购。
由于科技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南省文物局已决定将全省石质文物保护基地建在龙门石窟。
四、加强石窟基础研究工作 提高专题研究水平
1、编写石窟考古报告,推动研究工作上台阶
编写洞窟考古报告是全面记录洞窟现状的重要手段,是石窟研究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在今天保护技术尚不能有效遏止石窟风化、渗漏等病害的条件下,全面、客观记录洞窟现状,为现在乃至以后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资料显得更为迫切。做洞窟考古报告在我国石窟研究中尚无成熟体例,我院确定了先与全国佛教考古学术水平最高的北京大学合作,由专家帮带,既能保证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又能够培养人才,最终使年轻人能独立进行此项工作的工作思路。这是推动龙门石窟研究上水平、上台阶的重大举措。
2005年初,抽调石窟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组成了龙门石窟擂鼓台三洞洞窟考古报告工作组,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专家配合,正式启动了洞窟考古报告工作。其间,宿白先生两次亲临龙门进行指导。为了加快测绘工作进度,积极尝试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与传统测绘手段相结合,提高测绘工作精度。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至2008年11月,考古报告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完成测绘图纸400余张、文字记录约30万字、照片438张、拓片60余张。现在,报告初稿已提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专家进行初审,文物出版社编辑到龙门进行了洽谈和审阅,现正根据专家和编辑意见进行修改润色,计划于2009年出版,预算出版资金110万元,出版经费申请书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2、整理龙门石窟基础资料,促进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基础资料的整理,是龙门石窟研究工作的基础,对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组织龙门石窟研究人员,由专家挂帅,分工负责,开展石窟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成立课题组,进行龙门石窟碑刻题记资料的整理,运用龙门石窟窟龛编号已有成果,对碑刻题记进行准确定位,对题记进行客观记录和准确释读,标示出题记的规格及与窟龛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检校北宋以来的金石学著作中相关著述、国内外公私收藏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拓本及相关出版物,纠错补阙,科学复原历史信息,出版准确详实的碑刻题记总录,为海内外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促进龙门石窟研究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繁荣。目前已完成拓片的录文工作,现正在查阅国内有关资料,进行充实。由于该项目是龙门石窟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得到了河南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以《龙门石窟碑刻题记调查与研究》为题批准立项,予以支持。
此外,还完成了龙门石窟研究成果汇编整理、龙门石窟历代文献记录及方志记录的收集工作及历史测图和照相资料的整理等基础工作。
3、开展窟前遗址发掘,筹建擂鼓台遗址博物馆
为配合擂鼓台洞窟考古报告,搞清三洞窟前建筑情况、入窟通道等学术课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08年3月—8月,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300余平方米,清理出规模较大、规格较高、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砌踏道、石砌护坡、房基、窟前道路和早期砖铺面、河卵石铺面等重要遗迹现象多处,出土石刻造像、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文物1700余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和宿白、徐光冀等专家的充分肯定。
为有效保护、充分展示窟前遗址,邀请国内两家知名设计单位实地考察了遗址发掘区,进行了多次商谈和交流,提供了遗址区相关资料、数据,正在进行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工作,近期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待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实施。
4、整理奉先寺遗址发掘资料,开展遗址区域考古钻探工作
“中意合作奉先寺遗址调查保护项目”已进行多年,双方各自掌握着奉先寺遗址的发掘资料,给全面了解奉先寺遗址带来了一定困难。经与意方多次协商,双方对所掌握资料进行了交换,使我院掌握了较为完整的奉先寺遗址资料,解决了几年来的遗留问题,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1997—2002年度奉先寺遗址发掘报告,为全面研究唐代奉先寺的寺院布局、佛教文化提供较为翔实的资料。
为搞清奉先寺遗址的范围和寺院布局,为下一步的发掘、展示提供依据,2008年10月底至12月初,协调市钻探办对奉先寺遗址未发掘区域进行了全面普探,钻探面积近2万平方米,探出砖铺面、夯土、墓葬等重要遗迹现象,为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奠定了基础。
5、出版学术研究刊物,展示石窟文化内涵
研究院成立以来,在重视基础工作的同时,鼓励研究人员深入挖掘龙门石窟丰厚的文化内涵,进行专题研究,编辑出版了《莲花洞》、《古阳洞》、《中原文物特刊》(龙门石窟研究专辑)、《龙门石窟研究文集——2004’龙门石窟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龙门石窟与洛阳佛教文化》、《龙门佛教艺术》(大型展览图录)、《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龙门石窟卷》、《龙门二十品》等专业书籍;完成调查报告及研究文章五十余篇,发表在《考古》、《文物》、《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艺术史研究》、《耕耘论从》(二)、《河南科技大学学报》、《普门学报》、《中原文物》等学术刊物上。
由于龙门石窟研究院在石窟考古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国家文物局领导表示,要把全国石窟考古研究基地建在龙门石窟,现正在筹备实施。
五、实施三维数字技术工程 建立行业技术标准
三维数字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以三维数据储存和保存龙门石窟信息,在档案建设、考古测绘、文物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解决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促进文化、旅游、教育与娱乐产业的发展。2005年3月,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合作,进行了擂鼓台区洞窟的三维数字扫描试验,基于三维数字技术而得到的光照图,解决了人工测绘中由于透视形变、视觉误差、度量误差等而导致的测图不准确、速度慢等弊端,所得测图准确、客观;同时,三维数字化模型作为真实文物的数字化复制,为文物保护研究建立了完整、准确、永久的数字档案。这项技术在“三维数字化技术与考古测绘——龙门石窟擂鼓台考古汇报”会议上得到了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2007年,双方继续合作,选定两个不同类型的洞窟进行三维数字化工作,包括三维数据采集、三维建模、纹理映射等具体内容,通过此工作的开展研究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的标准,初步完成了标准的制定工作。2008年4月完成了《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标准制定的研究》二次修订,正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可行性和适用性。此外,还完成了擂鼓台三洞的三维精扫工作,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完成了四雁洞、看经寺的三维扫描工作,并同北京天远科技有限公司签定了三年内完成龙门石窟全部三维扫描工作协议书,为龙门石窟景区实现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成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
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石窟保护、研究、合作与交流的组织,是在2004年8月龙门石窟研究院举行的“全国石窟联谊会”上众多与会代表提出的,莅临会议的国家文物局张柏局长对此表示高度赞同,并提议将这一全国性的石窟组织隶属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成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并提出将秘书处设在龙门。此后,我院积极开展筹备工作,与相关石窟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沟通联系,于2006年6月27日在龙门石窟举行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秘书处设在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它的成立是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石窟文物保护的重大举措,把秘书处设在龙门,是对龙门石窟文物保护事业的信任和支持,更是对龙门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的认可。石窟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全国各石窟单位间的沟通联系,为国内外相关机构及专家学者在石窟保护、研究、管理与利用、宣传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共同促进石窟文化遗产事业的全面发展。
七、遵循规划、整治环境,打造青山绿水龙门石窟,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按照《龙门石窟区规划》、《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和《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的承诺,1999年以来,市政府对龙门石窟区的环境分期进行了整治改造。
1999年,洛阳市成立龙门石窟环境治理指挥部,先后筹措资金2亿多元人民币,分期分批对龙门石窟区内外大量违章和不协调建(构)筑物进行了治理和改造,拆除中华龙宫等93处不协调建筑及附属物3.4万平方米,关闭伊河上游污染企业91家,取缔采石厂、石英砂厂、砖瓦厂和石灰窑等645家;搬迁16家国有单位和716户居民;建成1.4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1座,1万平方米的青石广场1个,新增绿地520亩。大规模的拆迁治理彻底改善了龙门石窟的环境面貌,使得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次成功。
此后,洛阳市人民政府把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加大投入,进行环境整治。
2003年,在龙门石窟保护区之外南北各修建两座伊河公路桥,彻底解决了保护区内汽车过境造成的震动和污染问题,提前实现了申报世界遗产时的承诺。
2002—2003年在龙门东西两山退耕还林1300余亩。
2004年关闭水泥厂3个、石灰窑140多处。
2005年以来,修建了“LED大屏幕户外卫星联播系统”,更换了西山石窟区栏杆,在宾阳洞、万佛洞等游客量大的地方建设分流栈道,并对龙门石窟景区进行了亮化,填补国内石窟类景区无夜游的空白,使各项服务设施更加人性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整治和改造,龙门石窟的环境面貌和质量发生了巨大改变,山清水秀,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环境整治对于改善区域小环境、延缓石窟风化,有效地保护石窟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监测,对石窟造成腐蚀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分别降低15%和57%,大气总悬浮颗粒降低25%,噪音降低了30%。景区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人们可以在整洁、静谧的景区中漫步畅游,充分体会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
八、加强交流 扩大影响
1、召开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了展示在石窟保护、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了解国内外学者学术研究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推动龙门石窟保护、研究、管理等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龙门石窟研究院于2004年8月举办了建院50周年庆典暨2004’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韩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5名专家学者及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的110余名专家学者汇集龙门,就石窟文物保护、石窟考古、佛教史、佛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交流,共享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提交论文110多篇,龙门石窟研究院已结集出版。2004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龙门石窟保护、研究、世界遗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龙门石窟保护、研究、管理等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
2、积极作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工作
历史上,龙门石窟几经盗凿,大批精美佛像流失海外。经国家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的积极努力,已有七件龙门文物于去年年底征集回国。为了使这七件文物尽快回归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多次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联系,并多次赴北京商讨此事,确定文物回归日期。经过精心筹备,2005年10月22日,流失海外80余载的七件龙门文物回归故土。在文物回归之际,全国一百多家媒体云集龙门,争相报道龙门文物回归之盛举,以及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扩大了龙门石窟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七件文物的回归,是龙门石窟历史上的盛事,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决心和能力,对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积极建立龙门石窟流失海外文物信息库,为流失海外文物的顺利回归奠定良好的基础。
3、积极举办国内外展览
龙门石窟景区以图片、照片、拓本、复制品及文物原件等形式,积极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展览。在国内,参加了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遗产风情展”、2005年9月—2006年3月在广州举办了“龙门石窟佛教艺术展”,2006年6月—7月参加了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在国外,2001年分别在比利时和日本举办了“龙门石窟佛教艺术展”,2004年7月—2005年3月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走向盛唐展”,2005年11月—2006年8月分别参加了在意大利、希腊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奇观—唐代艺术展”,这些展览成为国内外观众了解龙门石窟的窗口。
九、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龙门石窟保护、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引进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和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学历均为本科以上,涵盖了文物保护、地质、考古、历史、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
目前龙门石窟研究院在编职工66人,其中具有文博系列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17人。
在引入人才的同时注重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将青年研究人员输送到国内外理论、技术先进的科研院所,学习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和佛教美术史,了解国际、国内同行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方法和发展动态,回到单位后能自独立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研究院成立后,已选派七名保护人员、一名考古人员赴日研修文物保护和佛教美术等专业课程,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选派两名保护人员参加中意合作文物保护培训班;选派三名考古人员参加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在四川举办的佛教考古研究生进修班;选派两名保护人员攻读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同时,支持保护、研究人员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使其能开阔眼界,并迅速捕捉到研究领域内的最新动态。二是请国内外石窟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来龙门石窟研究院进行科学研究,并为研究人员讲授相关知识,通过专家帮带提高研究水平。已聘请著名佛教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宿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罗炤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为研究人员讲授石窟寺考古、佛经版本等专业知识。
相信在国家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结合龙门石窟保护研究近期计划和长远目标,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推进,实现龙门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